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一个孩子越变越好,从父母戒掉这四种说话语气开始

父母改掉说话的语气,从负向变成正向,孩子就会朝着家长的期望成长,变得越来越好。

 

作者丨暖心
来源丨萨提亚育儿(ID:satiryuer)

 

看过一个台湾小视频,短短的一分钟,内容却很戳心。
 
一群人手里举着字牌亮出一句话:
 
什么都不能跟人家比,谁像你一样这么没用?
接着又把这句话变为:
 
没有谁能像你一样啊,不用什么都跟人家比。

 

 
明明两句话的字都一样,但是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出来,它传递的价值感就不一样。
 
视频中插入了这样一句话:态度能改变,孩子的人生也会跟着改变。
 
教育是一个让孩子越变越好的过程,父母的说话态度就决定了你的孩子未来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尤其是,父母能戒掉这四种说话语气,孩子就会朝着你的期望发展。
 

 

戒掉“刀子嘴”
用“温柔”唤醒孩子
 
在网上看到一个故事。
 
一个初三的男孩,在同学家玩到很晚,因为忘记和家里人说,让父母担心了好久。
 
那天晚上,父母为了找他,把所有的亲戚电话都打了一遍,甚至把电话都打到班主任那里了,都没有找到他。
 
在父母焦急万分的时候,男孩回家了。
 
没想到刚进家门,妈妈直接拽着他的耳朵开始骂:
 
“你孩子知道回来啊,你不知道我们等了你多久?你怎么不等到明天再回来,如果以后再这么晚回来,我就打死你。”
 
明明很担心,说出来的话却特别地伤人。
 
这就是所谓的“刀子嘴”父母。
 
他们的心里其实很爱孩子,但说出来的话总是批评指责或是恶意贬低,甚至不愿给孩子一个好脸色。
 
可能在这样的父母眼里“就算我对孩子说最狠的话,但是我依然是爱孩子的”。
 
但是在孩子眼里它却是另一番意思。
 
一位网友这样描述“刀子嘴豆腐心”的父母:

我不相信刀子嘴的人真的有豆腐心,就算有,他的爱也是硬邦邦的,可以“摧毁人”的那种。

 

是啊!
 
刀子嘴的人说出来的话尖酸刻薄,说明他的内心与语言是统一的,这样的父母内心爱的分量分明很少。
心理学家黄启团先生说:
如果一个人只会给别人差评,打击别人,不断吞噬对方的生命力,使人能量丧失,就会让人变得焦躁、自卑。
父母明明关心孩子,说出来的话却裹挟着伤害,就算他心里再柔软,都无法给予孩子“认同”和“理解”,反而容易把孩子逼入绝境。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跟踪研究了3000对伴侣的交流模式发现:
 
正面语言指责、辱骂的比例在3:1以上时人际关系才会和谐;在家庭中这一比例要达到5:1以上才能有好的氛围。
它用在亲子教育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们与孩子交流不是抒发怨气,而是要为孩子增加力量。
 
所以我们对孩子说话之前,要时刻提醒自己“我们说出的话是要对孩子有好的改变才行”
 
不要认为“刀子嘴、豆腐心”就是真的爱孩子。
 
如果父母能做到“硬话软说”,你的温柔就能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
 

 

戒掉“反问式教育”
向孩子表达正面需求
 
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场景:
 
孩子遇到困难向妈妈寻求帮助,妈妈开口就说:
“这么简单的事还来问我?教了很多遍了还不会,你脑子是干什么的?”
 
孩子嫌弃妈妈啰嗦时,妈妈这样说:
“你是我生的,我不能管你吗?”
孩子做错了一件事,妈妈说:
“我都告诉你可以怎么做了,每次都出同样的错误,你能上点心吗?”
这些话每一句都带着反问,看似是在与孩子沟通,实际上却在用讽刺和责问的方式给孩子难堪,听在孩子的耳朵里,伤在孩子的心里。
有心理学家曾经解释过:反问的话语里,有强烈的情绪。
 
“反问”式的沟通更多的是发泄了父母的怒气,语气上更多的是在谴责、训斥挖苦孩子,传达到孩子眼里,它就变成了“你很差劲”
 
孩子是最敏感的“生物”,大部分孩子能从反问的言语中捕捉到了父母的怒气和指责,心理上对父母产生恐惧和愤恨,久而久之与父母的隔阂越来越深。
 
知乎上有网友问:为什么反问句会让人感到不爽?
 
答案真实又戳心:
反问句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达了自己对对方的质疑与否认,同时也表现了自己的优越感,在形式上更让人感觉到被否认和鄙视的感觉。
是啊,反问就是一种强烈的否定方式,它的杀伤力比刀刃还深。
 
有心理学家说:99%的烦恼都是人们没有有话直说引起的。
 
一句话被客观地说出来是最让人接受的。
 
倘若父母能说自己最真实的需求,可能会避免很多亲子矛盾。
 
你想对孩子说什么,就直截了当地告诉他,永远不要用“反问”去伤害孩子。
 

 

戒掉“不耐烦”
多给孩子“一点时间”
 
最近总是听见儿子抱怨我:“妈妈,我感觉你对我越来越没有耐心了。”
 
起因是前几天在检查他的数学作业时,发现他做错了一半,当时气得情绪立马高涨,吼着嗓子说:
“写作业磨蹭就算了,还错这么多,你到底认真了吗?”
没想到儿子捂着耳朵怼过来:
“你就不能小声一点吗?一点耐心都没有,天天就知道吼、吼、吼,我都被你吼笨了。”
 
听完这句话,我立马哑口无言。
 
因为他说的真的是这样,感觉每次一遇见和孩子相关的事总是显得不耐烦:
 
孩子有问题总是敷衍了事,有时候甚至还会拒绝回答;让我陪他玩的时候,总是不耐烦地让他去一边;辅导作业时发现孩子错一个就暴跳如雷…
 
为什么面对孩子我们总是静不下心来?
 
因为我们都不懂孩子,所以烦躁也会来得特别快。
就如作家显克微支所说: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缺乏耐心的父母,总是想给孩子设定“轨迹”,并且不容许孩子出错,否则仅剩的一点耐心都会被消磨殆尽。
 
相信很多父母在孩子犯了一点小错之后,第一反应是批评孩子一顿,也不会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殊不知,父母对孩子的不耐烦,不仅会消磨孩子的自信,还会滋生在性格上的怯懦,最后形成一个敏感而自卑的人。
 
教育专家说过:好的教育,要给孩子一点点时间。
 
每个孩子都是心无旁骛地接受父母的一切,但却没有义务承受父母给的无名之火。
 
如果父母愿意给孩子一点耐心和宽容,教育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之前看过一条新闻。
 
一个女孩写作业写到晚上九点多,急得哇哇大哭。
 
妈妈一直在旁边鼓励道:“别哭,这个很快就写完了。”
 
女孩还是担心自己写不完,还担心自己会写到天亮。
 
妈妈说:“现在才九点多,你还能睡七八个小时呢。”
 
教育孩子最忌急于求成,父母越“快”,孩子就越“慢”。
 
父母试着放慢一点脚步,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成长,才会真正懂得孩子的需要。
 

 

戒掉“命令式安排”
凡事多和孩子商量着来
 
在微博上看到一位博主分享的一件事。
 
她在地铁上看见一个孩子用手机看动画片,把声音调到最大。
 
于是妈妈要求他:“声音调小一点,不调就不给看。”
 
语气很坚硬,但是孩子却听而不闻。
 
后来妈妈开始生气了:“我让你把声音调小,你听不见吗?是不是要揍你一顿,才听得见我说话?”
 
但是无论妈妈怎么命令,孩子就是不听,甚至声音大过整节车厢都听得到。
 
这样的场景很揪心。
 
看似无动于衷的男孩,其实在默默地与妈妈较劲。
 
很多孩子都是如此。
 
面对父母的命令,会激起他内心的逆反心理,形成了“你不要我做,我偏要这样”的对抗心思。
从心理学上来说,爱命令的父母内心潜藏着“掌控欲”,虽然在语言上强势了,但是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长期被父母呼来喝去的孩子,感觉被控制而慢慢丧失自尊,长大只会成为两类人:反抗型软弱型的孩子。
 
反抗型的孩子长大后通常脾气暴躁,性格叛逆,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与人和谐相处。
 
软弱型的孩子长大后性格唯唯诺诺,表面顺从,内心却总是压抑。
 
孩子从两岁过后就有了自主意识,不再对父母的话百依百顺。
 
此时的孩子最需要的谈话方式是“说软话”。
 
《小欢喜》中的妈妈童文洁和爸爸方圆与孩子的谈话方式不同,它呈现的教育效果就不一样。
 
妈妈说话总是强硬、命令,总是喜欢对儿子大吼大叫,导致儿子做事总是小心翼翼,也不愿意与她沟通。
 
而爸爸方圆总是对儿子说话温声细语,经常与他商量着来,儿子不仅能把话听进去,还能听进心里。
 
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歌德法勒说: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要把孩子当成与自己平等的人,给他们以无限的关爱。
我们在要求孩子时,要把孩子放在同等的位置,让他觉得彼此是平等的。凡事用“商量”和“建议”来和孩子沟通,而不是用“命令”和“要求”来压制孩子。
 
教育中的“协商”能让孩子感觉被尊重,它才能激发孩子被安排的欲望。
 
 

 

 
俗话说:一个人说话的语气比内容重要。
 
父母对孩子的说话语气,就是你看待孩子的态度。
 
因为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孩子就能从你的语气中感受到“我够不够好”。
 
《好父母的说话之道》中有一句话:孩子通过我们的声音来接受我们大部分的情绪,包括欣赏、期望和恐惧。
 
咄咄逼人的话让孩子觉得“我被人讨厌”;
温柔的妙语让孩子感受到“我被爱着的”;
 
口无遮拦的话让孩子“敏感自卑”;
谨言慎语让孩子感受到“我被尊重”。
 
父母的语气有多好,孩子的未来就有多明亮。
来源:六加一礼仪品格教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