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首页
幼教资讯
教育热点
幼师资讯
育儿资讯
园所管理
园务管理
入园培训
教育管理
招生秘籍
法律应用
幼师加油站
0-3岁教学
4-6岁教学
班级管理
活动方案策划
父母好帮手
0-3岁照护
4-6岁育儿
家庭教育
幼教专家
专家课程
幼师风采
专家详谈
哈奇乐课程
名园名师
名园风采
名师风采
萌娃视界
园所推荐
家长推荐
社会发现
首页
中国人的家庭矛盾,多数都源自于“不会好好说话”!
2022-08-30 11:07
关注
01
好好说话,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昨天去舅舅家做客,恰逢舅母生日。
还在实习的表妹为了给舅母一个惊喜,虽然工资不多,但还是用省下来的钱买了一大束花送给舅母。
大家都夸表妹孝顺,不料舅母却劈头指责:“你倒是挣了多少钱啊?还买这种中看不中用的东西,本事没学到,花样倒学了不少。就不能省着点,让我和你爸少为你操点心吗?”
原本笑容满面的表妹低下了头,委屈地走进了房间。
而我却看到舅母正喜滋滋地捧着那束花,小心翼翼地插进家里漂亮的花瓶里,脸上带着满足的笑意。
舅母不是不喜欢那束花,也不是不感激女儿的心意,不过是用错了表达方式,本能地诉诸于讽刺和打击。
这就是很多中国家长的做法,他们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取而代之的却是打击、挖苦和讽刺。
这样的父母在中国有很多,他们不是不想为孩子好,只是错以为说点让孩子大受刺激的话,就可以让孩子变得上进。
所以,我们常常可以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
你看xxx多懂事,你有人家一半能干我就烧高香了!就你还想干XX,算了吧!这么简单的事都做不好,你还有什么用……
这种教育方法有一个专门的名词,叫“
打击式教育
”。
很多孩子因此受到摧残。尤其是成长中的孩子,尚处于不断寻找自我认同的心理未成熟阶段,很容易因为这样的打击变得不自信或自卑,最后不愿与人沟通,甚至疏远父母。
有一项对1000多名未成年人进行的调查分析发现,在家里“经常被骂”的孩子的不良性格特点最为明显,有25.7%的孩子“自卑”,有22.1%的孩子“冷酷”,有56.5%的孩子“暴躁”。
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因为伤痕是看得见的,而责骂带来的伤口则是无形的。
为人父母不需要考试,但需要学习。
好好说话,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
02
好好说话,是婚姻里最该有的心机
曾经看到一个帖子:扒一扒隔壁结婚6年的夫妻对话。
丈夫出差回家
妻:欢迎老公回家,辛苦了!
夫:谢谢老婆,家里打扫得真干净。今天咱们吃啥?
妻:吃火锅好吗,弄上两斤羊肉给你补补身子。
夫:我也喜欢火锅,可是昨天应酬吃火锅上火了,太辣了。
妻:是吗?可是我把锅底弄好了。这样,咱们不放辣椒,一会儿下点萝卜,可以去火。
夫:好的呀,家里的火锅比外面的健康,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妻:呵呵,我再泡点妈今天带来的农村秋木耳,下火锅可好呢?
夫:说得我快流口水了,老婆辛苦了哦!
妻:不辛苦,你先看看电视啊,我去备料,咱们一会儿就开吃。
夫:好滴。
帖子后面很多人回复说,感觉像教科书里的对话,每天这样说话不累吗?
楼主却回复:他们真的很恩爱,是小区里的模范,待邻居也好。
起初,我也不相信这样的对话会发生在结婚6年的夫妻之间。
后来真正遇到才明白,他们这样说话,并不是跟你客气、拿你当外人,而是一直保持着这样的语言习惯,不仅对伴侣是这样,对父母和孩子也是这样。
这种教科书式的对话,正是夫妻保持恩爱的秘诀。
懂得好好说话的夫妻,幸福感也更强。
那些不幸福的家庭,日复一日地争吵和矛盾,多半也是由“不好好说话”开始的。
妻子生病时,丈夫明明很关心妻子,嘴上却一定要不依不饶:“发烧了吧?该!谁让你穿这么点衣服出去瞎浪?降温了你不知道?”
妻子本来只是想提醒丈夫外面下雨了,要尽快收衣服,拿起电话却变成了:“你在干嘛?外面下雨都不知道?真不想事!”
许多夫妻在一起时间久了,耐心被消磨,对另一半即使是出于好意,说话时也不顾忌对方的感受。话到嘴边就变成了指责和抱怨,久而久之,家庭生活便出现危机和裂缝。
电影《一句顶一万句》中有句话说:恋爱时,他们有说不完的话;结婚后,他们有吵不完的架。
不好好说话,是扼杀亲密关系的“元凶”。夫妻之间的隔阂、争吵、冷战,大多都是“不会好好说话”造成的。
但是,婚姻中的双方都应该明白,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论是非之地,更不是用语言磨成利刃去戳对方心窝的战场。
婚姻没有“胜负”,感情没有“是非”,对身边陪伴最久、相爱最久、一起生活得最久的另一半发脾气,是最愚蠢的行为。
好好说话,才是婚姻生活中最该有的心机。
0
好好说话,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一位作家曾讲述过一段因为自己不好好说话而伤人的往事:
60岁的父亲不会用微信,也不会打字,曾因为下载微信的问题多次向她求助。
而工作繁忙的她因为没时间与父亲交流,教父亲学微信这事便一直拖着。
有一天,父亲问她,如何下载微信。
她正跟一个编辑谈新书题目谈得热火朝天,父亲突然的问话打断了她的思路。
于是,她不耐烦起来:“老爸,你没看到我正在跟编辑有事吗?好好好,你等一下可以吗?”
父亲不说话,只在她身边坐着。
等女儿忙完了之后说:“我现在不中用了,凡事都需要人教,你说教我微信,这都拖大半年了,到今天也没教我。
你看你刚才的态度,多伤人。我是你父亲,可你这一等让我等了大半年。”
听完父亲这番话,这才意识到自己的疏忽,心生愧疚。
我们总是认为,孝顺就是给父母吃好的穿好的,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
但其实,真正的孝顺,是对父母好好说话,是站在他们的角度考虑,理解他们的不安,安抚他们的焦虑。
这
才是子女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最好报答。
古语有言: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那些无心或有意的伤人话语,实际上也是某种程度上的语言暴力。
要转变这种沟通方式,就应该学会用爱和宽容去聆听彼此的需要,而不是被一时的情绪所操控。
其实,我们之所以常常不能好好对身边的亲人说话,大概就是因为大家在一起很久了,早已习惯了互相拥有的生活,从未设想过会失去,火气上来了就出口伤人。
而实际上,时间走一天,父母在这世上活着的时间就少一天。如果我们能意识到这一点,或许能对父母多一些耐心和宽容,少一些抱怨和冷漠。
《诗经》里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幸福的家庭需要一颗爱与感恩的心去维护。
所谓的孝顺,就是对父母好好说话。
我们常说,说话是门艺术,话要好好说。但家庭往往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地方。
我们总是把最好的态度留给陌生人,把最坏的态度留给身边亲近的人。
作家刘震云说:人生在世说白了也就是和七八个人打交道,把这七八个人摆平了,你的生活就会好过起来。
在这七八个人当中,父母、伴侣、孩子就占了一半。
要想过得幸福,说到底,还是得从好好说话开始。
正面情绪告诉我们,现在所处的状态已经很幸福。
负面情绪告诉我们,此时此刻的状态正在远离幸福的轨道,一如疼痛对身体的作用:提醒。
痛苦,会指引我们去寻找一个摆脱威胁的方向;
焦虑,告诉我们,事情很重要,要立刻行动起来;
愤怒,是我们在试图保护一些非常重要的东西:尊严、生命、信念...
而在负面情绪中,我们会更好地静下来,思考改变。
所以,情绪本身并无好坏,也无对错,关键是如何应对。
在情绪中,你对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你对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这才决定我们真正幸福的最大原因。
情绪是我们对自己生活满意度的晴雨表:你能控制情绪,才能控制人生。
来源:家教博士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489
0
0
0
分享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
(0)
发送
最新资讯
1
班本课程多是幼儿园为博人眼球的一个噱头
2
幼儿教师喜欢的家长及其特征
3
幼儿教师基本功:向幼儿明白地表达你的爱
4
警惕:六一儿童节活动对幼儿心理的可能伤害
5
赵兰会园长:带着火眼金睛早巡视
6
警惕:集体教学活动对幼儿的心理伤害
7
绘本故事《我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8
虞永平:回到儿童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9
学生在校受伤,责任如何判定?学校一定担责吗?最高法有回应~
10
优秀的孩子都是这样“管”出来的!管好这6点,孩子想不成才都难
热门资讯
绘本故事《有礼貌的小熊熊》
【六一特别活动】“同心童“画”·致敬“大白””中国幼教网第二届儿童线上主题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开启啦
放假通知!幼儿园中小学2025寒假时间确定了!最长47天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绘本故事《神奇雨伞店》
绘本故事《云朵面包》
0-12个月婴儿大运动发育时刻表,快来对照一下~
绘本故事《石头汤》
绘本故事《爸爸,我害怕了怎么办?》
绘本故事《章鱼先生卖雨伞》
幼教资讯
园所管理
幼师加油站
父母好帮手
幼教专家
名园名师
萌娃视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国家卫健委
民政部
公安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
关工委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中国幼教网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4007885161
网站备案:
浙ICP备2021016725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2082号
中国幼教网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浙ICP备2021016725号-2
客服热线:
400788516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2082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