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教育最大的愚蠢,是孩子一犯错就吼他,使劲吼他

 

 

昨天去接孩子放学时,看见这样一幕:一个小男孩耷拉着脑袋从校门口走出来。他手里拿着一个被摔成两半的奥特曼杯子,小嘴扁着,低声地告诉妈妈,杯子被同学摔碎了。说完,男孩的目光偷偷地瞟了一眼妈妈,神情紧张,明显是害怕被责骂。
果不其然,这位妈妈眉毛一皱,开始了停不下来的斥责:

“谁让你把杯子带去学校的?这下好了,杯子没了吧?”

“昨天跟你说了别带别带,你非要带。”

“现在又要买新的,又要花钱。”

“我挣钱容易嘛?你怎么一点不懂事?一点不知道心疼我?”

……

听着这位妈妈斥责主题的不断“上升”,小男孩的头埋得更低了,眼泪掉落下来。
作为旁观者的我,真的是一万个心疼。这样的一幕,其实是很多家庭的常态,当孩子犯错,不管大小,父母总会毫无意识地开始斥责:孩子不小心把饭碗打翻,大人张口就是:叫你小心点啦!孩子忘记带作业本去学校而被老师批评,大人脸一沉:怎么早上出门不检查清楚一点?不管父母的斥责是轻是重,对于孩子而言,都如一把隐形的刀,句句伤人,刀刀致命。
古人言:“爱之深,责之切。”父母斥责孩子的背后,固然藏着对孩子的爱:希望孩子更好,别再犯同样的错。可这种爱的表达方式,过于粗暴,也很无效。要知道,犯错时被斥责和没被斥责的孩子,20年后将拥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01

小时候邻居家的小姐姐经常跑来我家蹭饭,到了晚上还会赖着不走。有一次我问她为什么不爱回家,她的眼眶湿了,说:

“我怕我爸妈,他们老骂我,一点小事就骂我。”

的确如此,我时常听见她们家传来的骂声:

“考试怎么又退步了?你成绩这么差,以后怎么办!我们养你一辈子啊?”

“都这么大个人了,连碗汤都端不稳,以后能有什么用?”

“说了一万次了,睡前要帮忙丢垃圾,怎么昨晚又忘记了?”

一字一句,都如同刀一般,扎进我这个旁听者的心,更何况是当事人了。后来,小姐姐高考特意填写了外省的大学,寒暑假都鲜少回来。毕业后,她留在了外省工作,逢年过节连家都不回了。她爸妈有时会拉着我妈抱怨:“这孩子冷漠啊!没良心啊!”我和我妈交换个眼神,心照不宣。中国少年研究中心曾对1000名未成年人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家里经常被父母责骂的孩子出现性格缺陷的几率最大,有25.7%的孩子“自卑、抑郁”,有22.1%的孩子“冷漠”,有56.5%的孩子经常“暴躁”。总被父母斥责的孩子,内心会筑起一堵高墙,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把父母隔离在外。不仅如此,常被斥责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也会因为害怕被父母责骂而不敢求救。曾看到过一则新闻:孩子半夜发现房间冒烟了,可她却不敢告诉父母,只好抱着被子去客厅睡。后来,房间着火了,父母被烟熏醒,报了警,这才免于一场灾难。原来,由于平日孩子常被父母责骂,当房间冒烟时,虽与她无关,可她依然先入为主地认为,父母会责骂她。所以,孩子宁可独自面对危险,也不愿向父母求救。
几米曾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因为身体上的伤几日便可痊愈,但心灵上的伤永远都难以愈合。父母的一句斥责只有短短几秒,可却将成为孩子一生的隐痛。

02

知乎上曾有个话题:“如果你过得幸福,最想感谢父母什么?”有位网友的分享特别暖心:“我最想感谢父母在我犯错时,从不疾声厉色地训斥我。”原来网友小时候爱踢足球,有一次把邻居家几盆珍贵兰花踢落在地。邻居气急败坏地冲出来骂人,父亲也跑了出来。面对邻居的愤怒,网友已做好被父亲揍的心理准备。可没想到,父亲只是给邻居赔礼道歉,然后就把网友带回家了。回家后,父亲笑着说:

“你脚劲儿挺大呀!以后没准能踢进足球队!”

“老爸知道今天不是你故意的。”

“下次咱们可以找一处开阔的地方踢球,你觉得呢?”

接着,父亲就带着他找了一处适合踢球的地方,还陪着他玩了一个下午。

“因为父亲从不斥责我,后来不管我做错了什么,搞砸了什么,我都有勇气继续大胆向前。”

《小王子》里有这样一句话:

“世界上最有征服力的武器是语言,一句话可以让一个人跌入谷底,也可以让一个人重振力量。”

孩子犯错时,父母的理解就是一阵清风,吹散孩子心头的紧张和愧疚,让孩子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纪录片《了不起的妈妈》中,有位妈妈乐乐的教育方式让我印象深刻。乐乐是一位单亲妈妈,不管孩子做了什么,她不但不责骂,反而很支持。儿子何一禾高一时,因压力太大想从理科实验班退学。
这换作一般家长肯定是要臭骂一顿的。
可乐乐只说了一句:“好的。”后来转学到了国际中学的何一禾想辍学,自学文学创作,乐乐也是同样说了句:“好的。”

两个简简单单的字,给予何一禾的不仅仅是自由,更是一份莫大的能量。靠着这份能量,只有高中文凭的他自学编剧,还成为了电影《囧妈》的编剧之一。有人说,孩子犯的错就像一枚硬币,正面是错误,背面是成长。

孩子犯错时,父母用理解替代训斥,孩子便能无畏挫折,不惧失败,把每一次的错误化为成长幸福路上的铺路石。

03

不轻易责备孩子、不随意训斥孩子,其实是每个家长都懂的道理。可当自己忙得焦头烂额,孩子却在各种犯错添乱时,家长的怒气难免会一点即燃。那么,父母该如何做,才能抑制住对犯错孩子的斥责呢?这3个步骤一定可以帮到您:

1.稳定情绪,谨记“底线”

儿子去年刚刚进入“可怕的学步期”时,我就跟老公约定:只要不涉及到生命安全,儿子干什么都行,不能责骂他。有一次,儿子吃饭时不小心把最爱的那只碗打碎了,他一脸懵,杵在原地。那一刻,我正准备高声地脱口而出的是:“都叫了你小心一点啦!”可我想起了之前设下的“底线”,便把话咽了回去,把儿子抱起来问道:“宝宝没事吧?没事就好啦!碗碗碎了没关系的。”听到我这样说,儿子原本紧张的神情总算放松了下来。其实每个孩子出生时,父母许下的愿望一定是:愿孩子一生平安健康。只要孩子犯的错误,没有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和别人的利益,那么不管是什么错误,都是值得我们原谅的。当孩子犯错,我们应该做个深呼吸,稳定住自己的情绪,谨记“底线”:只要孩子健康平安,比什么都强。

2. 平常心态,接纳错误

有人说,父母在教育上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小事化大。
孩子打翻食物、忘带课本、推搡了小朋友……这些事情很容易被父母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都忽略了一个事实: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是需要时间的。记得小区里有个小朋友特别爱抢玩具,抢不过时还会推人。有一次他又推了一个小朋友,他妈妈带着他给别人道歉后,抱着他轻声地说:

“妈妈知道你很喜欢那辆玩具车,你想抢过来是很正常的,妈妈理解你。

但我们有更好的方式,比如你可以用你的玩具跟别人交换呀!

一段时间后,他没有再抢玩具,而是学会了用自己的玩具去跟别人交换玩。孩子最会从父母的眼里看到真相。如果父母能够平常心对待错误,把问题看淡一些,孩子便更有信心去改正。

3. 分析问题,提前立flag

在理解孩子,不斥责孩子后,孩子就能重新回到父母对他的无条件的爱里。这时,才是父母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时刻。在给孩子分析完问题所在,并提出了改进方法后,父母最好提前给孩子立个flag。比如,当孩子考卷没填名字而被打0分时,我们可以说:“妈妈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不会再忘记写名字了,对吗?”比如,当孩子在学校用脏话骂同学后,我们可以说:“爸爸知道你是一个懂礼貌的小朋友,以后再也不会说脏话骂人的!”有研究表明,当父母给孩子一个正面积极的评语时,孩子会更容易成为这个正面的形象。因此,多给孩子提前立下正面的flag,孩子就会更有动力去实现这个flag。

04

有一句话我特别喜欢:孩子的幸福,不一定是父母给的;但孩子幸福的能力,一定是父母给的。拥有幸福能力的孩子,背后都站着不会随意斥责孩子错误的父母。因为这群父母知道,自己的嘴里,藏着孩子的未来。一时冲动的责骂,只会把孩子推出爱的城堡,独自流浪;

唯有理解和鼓励,才能让孩子稳步踏在通往幸福的旅途。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