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想给孩子无条件地爱,又怕太溺爱?这3大区别,家长别混淆



 

 

“无条件的爱”和“溺爱”到底有什么区别?

相信这是很多妈妈都有的一个困惑。

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相信很多家长都是赞同的。

像是《小舍得》中蒋欣饰演的田雨岚,给孩子的就是有条件的爱。

只有达到了家长的期待,妈妈才会爱他。

这就是有条件的爱。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不爱自己,自卑,缺乏安全感。

但是同时家长也知道,不能溺爱孩子,溺爱只会养出一个不知感恩,自私自利的孩子。

那么这其中的分寸,究竟应该如何掌握呢?

 

其实就只有三点区别:

 

1、是否有原则

作为家长,我们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但不是无原则的爱。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依然爱孩子,但是我们不能纵容,我也要耐心地引导和帮助改正,甚至可以有适当的惩罚。但是惩罚孩子的方式,永远不是收回自己对他的爱。

2、是否有条件

溺爱孩子的父母,爱孩子的程度,常常会随着孩子的表现剧烈波动。比如,孩子在一二岁的时候,正在搭积木“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在夸赞孩子的时候会说“宝贝,你搭的太棒了”。而“溺爱”孩子的父母,就会过分夸赞“哇,我家宝宝真厉害,比爸爸妈妈都厉害。”当孩子故意在积木上踹了一脚。“无条件”爱孩子的父母会说,“你想拆掉积木可以轻轻推一下,不可以弄得到处都是”;而“溺爱”孩子的父母会说“坏孩子才这么做,你再这样,爸爸妈妈不喜欢你了”。

3、看被满足的对象是谁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满足的对象是孩子,孩子是被爱的,是自由的给孩子“溺爱”,满足的对象是家长,因为他们想看到的是孩子的行为是让自己的满意、满足的。所以溺爱的家长,总是习惯干涉孩子。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被爱浇灌下长大的孩子是什么样的?”其中一个回答很让人动容。尤其孩子在年幼时,正是塑造力最强的阶段,孩子吸收到的一切,都可以影响孩子,这个阶段,家长更是要给孩子充足的爱,让孩子有满满的安全感。讲述了和爸爸的相处,和妈妈的相处,和外婆、爷爷、妹妹、老师、朋友,风云雨月的相处。

爱是无处不在的,每个人之间都有联系,即使是没有生命的风雨,也可以给我们充足的爱。

让孩子的内心更充盈丰满,成为一个坚定有安全感的人,敢表达爱,在遇到挫折的时候,因为有爱的支撑,也更容易从泥泞中站起来。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