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亲子教育 | 慢慢的,孩子长成了我们讨厌的样子

亲子教育 | 慢慢的,孩子长成了我们讨厌的样子

 

(一)

最近,小九月的妈妈越来越看不惯女儿的样子。

九月妈是一家公司的中层领导干部,做事干净利落,细致周到,大方得体,有条不紊。

五岁的小九月几乎一点都不像她。

早上起床,九月妈把九月今天要穿的衣服一股脑儿全放在九月枕头边,转身就去忙着做早餐。早餐做好了,发现九月还在发呆,一件衣服还没穿好。“快点,你怎么那么慢啊!你想迟到是不是?你想迟到我可不想迟到!”小九月怯生生看着妈妈,大眼睛里噙着泪,就是不敢掉下来。

周末带小九月去公园玩,公园里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有时还会遇到幼儿园里的小伙伴,热闹的场景都感染了九月妈,”快去,跟小朋友们玩去,看他们多开心!“小九月就是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哪怕有小朋友跑过来喊她。好不容易不拉妈妈衣角了,一双胆怯的大眼睛却紧随着妈妈,和小朋友说一句话就看一下妈妈的脸,全身上下写满了小心翼翼。

九月妈晚上加班,十一点回到家,满以为九月已经睡了,谁知开了门看到九月爸在玩手机,九月在看电视,而且——今天幼儿园的作业还没做,没刷牙、没洗脸、没洗脚!九月爸说小九月什么都不愿意做,偏要等着妈妈回来,刷牙水都帮她准备好了,又被她倒掉了。“等我干什么呀!不知道明天要上学吗!不知道九点要睡觉吗!”九月妈真是觉得自己就要崩溃了。

 

(二)

最近,小九月的妈妈越来越看不惯女儿的样子。

九月妈是一家公司的中层领导干部,做事干净利落,细致周到,大方得体,有条不紊。

五岁的小九月几乎一点都不像她。

早上起床,九月妈把九月今天要穿的衣服一股脑儿全放在九月枕头边,转身就去忙着做早餐。早餐做好了,发现九月还在发呆,一件衣服还没穿好。“快点,你怎么那么慢啊!你想迟到是不是?你想迟到我可不想迟到!”小九月怯生生看着妈妈,大眼睛里噙着泪,就是不敢掉下来。

周末带小九月去公园玩,公园里有很多同龄的小朋友,有时还会遇到幼儿园里的小伙伴,热闹的场景都感染了九月妈,”快去,跟小朋友们玩去,看他们多开心!“小九月就是拉着妈妈的衣角不肯放手,哪怕有小朋友跑过来喊她。好不容易不拉妈妈衣角了,一双胆怯的大眼睛却紧随着妈妈,和小朋友说一句话就看一下妈妈的脸,全身上下写满了小心翼翼。

九月妈晚上加班,十一点回到家,满以为九月已经睡了,谁知开了门看到九月爸在玩手机,九月在看电视,而且——今天幼儿园的作业还没做,没刷牙、没洗脸、没洗脚!九月爸说小九月什么都不愿意做,偏要等着妈妈回来,刷牙水都帮她准备好了,又被她倒掉了。“等我干什么呀!不知道明天要上学吗!不知道九点要睡觉吗!”九月妈真是觉得自己就要崩溃了。

 

(三)

第二天见到我,九月妈没有了那么多的不满,取而代之的是困惑,“幼儿园的老师说九月很不错呀,和小朋友玩得很好,会照顾人,会听话,也会调皮,也很会玩。我们工作忙,九月有时去我表妹家玩一天,我表妹也说九月很不错,没我说的那些坏毛病。”

“那么为什么九月和你在一起时,就成了你讨厌的样子?”

九月妈安静下来,和我一起把那些场景再重新梳理一次。

早上起床,九月妈争分夺秒的做每一件事,而小九月迷迷糊糊还没睡醒,对妈妈的快节奏一脸蒙圈。九月妈看到她发呆的样子,忍不住对她一阵怒吼,顺便对她进行关于时间管理的教育,吓得孩子一句话也不敢说;却没有考虑到孩子还没完全醒来,还处在蒙眬状态,更别提进入妈妈的状态和妈妈同步了。

去逛公园,九月和小朋友正玩得高兴,九月妈提高嗓门来一句:

“那不能玩啊!太高,危险!“

”那不能去啊,太脏,不卫生!“

”那不可以!“

”那不行!“……

可怜的小九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才能讨好妈妈、让妈妈满意,哪里还有什么心思和小朋友自由自在的尽情玩耍。

“那我晚上加班,她非要等我干什么呢?”

“人都是越缺什么,越想要什么。你觉得九月等你是为了什么?”

她感受不到妈妈的爱,所以她一定要多多的和妈妈在一起,多多地向妈妈要爱。哪怕幼儿园布置的小手工作业,也得等着妈妈回来,和妈妈一起做。

 

(四)

只有当孩子从父母身上获得足够的爱,足够的安全感,他们才能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父母身上,而放在自己的成长上,放在对外部世界的探索上。

当她不再需要去关注父母的情绪,不再需要去讨好父母,她知道父母永远就在那里,是稳定的、安定的,是不会发生不可预测的情绪变化的,她才能释放自己儿童的天性,不去压抑自己的喜怒哀乐,开心的玩,大声的哭。

孩子长成了我们讨厌的模样,那就反观我们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正是我们对待孩子的方式,让她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家庭教育就像照镜子。

孩子就是镜子中的那个人,我们就是那个镜子外面照镜子的人。照镜子的人有什么一举一动,镜中人马上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当照镜子的人做出爱的举动,镜中人也做出爱的反应。照镜子的人做出责骂的举动,镜中人却因身心弱小,不会反抗,不会表达不满,不会申诉冤屈,只会默默的承受创伤,扭曲了自己儿童的天性,发展出时刻看脸色、随时准备讨好父母的行为模式,长成我们讨厌的样子。

“多少大人,正在借着教育之名义,藉惩戒之借口,将自己的情绪发泄到弱小者身上……最终受害的,便是那个最柔软、最无辜、还学不会攻击的婴孩。……大人就是这样一边作恶,一边还生出自己是慈父良母的幻觉”,把孩子表现出的所谓“问题”都怪罪到孩子身上。

孩子就像一棵幼小的苗,父母的爱就是幼苗的阳光、空气、水分、土壤和成长空间。种田人都知道以禾苗的需求为第一位。

我们做父母的,面对的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难道不更应该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去爱他吗?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