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可千万不能给幼师降工资!
今天,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人大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扩大高中阶段教育学位供给,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这意味着,免费学前教育政策已经提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
免费学前教育对于家庭个体来说是件好事,但是对于学前教育质量发展来说,存在着一些尚未明确的挑战。有人说,“免费”是有代价的,“免费”意味着“低质量”,还不如先给幼师涨工资,把学前教育质量提起来再说。是这样的吗?
01
免费学前教育
是国家的发展趋势
尽管政府工作会议已经多次讨论过是否要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但这项举措的出台仍是大势所趋。
学前教育发展起步晚、资源分配不均,是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进一步投资学前教育是优化教育结构的必要步骤。此举更是呼应了国家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目标,的确能降低家庭教育成本,是政府提振社会生育信心、应对人口出生率下降的举措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学前“义务教育”和学前“免费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学龄前儿童是否上幼儿园不会受到《义务教育法》的约束,在财政支出、责任监管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弹性空间。
免费的范畴也没有明确,是只免保教费,还是也要免生活费、学杂费?而且免费学前教育也不是“全面推行”,而是“逐步推行”,意味着将会根据地方的财政状况、不同的幼儿园类型来逐步安排,并且采取不同的方式,有钱的地方有它的做法,缺钱的地方有其他的做法。
参考《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可知,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是由中央统一确定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落实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分担,西部地区及中部地区比照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县(市、区)为8∶2,中部其他地区为6∶4,东部地区为5∶5。未来幼儿园也有可能参考这种模式推行免费学前教育。
02
免费背后的冲击与挑战
从经济学原理来讲,“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免费的东西很多时候在暗中都标好了价格,例如,一些国家的高福利都有着高税收来兜底。免费的东西可能也质量不高,比如某些国家公立医院医疗全免费,但可能意味着要排队3个月才能看病。
所以,幼儿园免费可以让学前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吗?这项利好政策背后也存在着冲击与挑战。
■挑战一:地方财政投入不足,资源分配紧张
要免学费,意味着幼儿园将不再向家长收取保教费(或含生活费),经营发展全部依靠政府财政拨款。中央政府有钱投,但怎么投是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公开提出明确的机制来保障财政拨款到位,避免“价低质低”的情况出现。
而如果免学费的支出需要地方政府承担一半及以上,就会存在着财政紧张、地区不均、园所不均的挑战。要知道在各地政府对于教育的财政支出都在收紧的情况下,财政拨款始终僧多粥少,与幼儿园生源数量、评级级别等挂钩,怎么做到足量、公平,需要很多的机制保障。例如,不收学费,老师的工资怎么发?如按人头拨款,生源不足的幼儿园怎么发?
■挑战二:教师待遇和支持下降,专业人才流失
目前,已经有地区在减少对幼儿园的财政拨款,例如给教师集体降薪、减少绩效工资和奖金,缩减教师培训、项目建设等公用经费。如果没有足够的财政保障,面对免费的强需求和政策指标,一些地方政府可能会拆东墙补西墙,缩减其他方面的支出。最担心的情况,莫过于给教师降薪,或者不给编制、不涨薪了。
尽管幼儿园的软硬件质量这些年快速提升,但是编制、工资仍是决定入行教师专业水准、积极意愿的首要条件。如果缩减了这部分的财政支出,无法吸引优秀的教师入行,即便学费免了,孩子也难以获得好的教育。
■挑战三:民办园生存困难,教育差异化供给削弱
免学费,意味着将有更少的家长会选择自收自支的民办幼儿园,只有极少数的民办幼儿园能依靠大大区别于公办园的教育质量活下来,未来民办幼儿园在一个地区的数量和比例可以参考现在民办小学的情况。这对教育的差异化、多样化的供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未来较为理想的情况是,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就选免费的幼儿园;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去更高质量或者有独特理念的民办幼儿园。能不能给民办幼儿园提供生存空间,能不能保住高质量的幼儿园,要打一个问号
03
关注幼儿园教师待遇
关注幼儿园教师身心健康
幼儿园免费不会决定年轻人要不要生孩子,毕竟这部分费用对于20多年的育儿支出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未来,年轻人生孩子更加追求质量,希望家庭和社会有足够好的条件让孩子免于受苦、感到幸福,这就需要构建一个生育友好的、高质量教育的社会。
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也需要政府持续提供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而关键就是留住好老师,比起崭新的大房子、高级的课程,一个有爱有智慧的老师才是决定教育质量的关键,才能对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起重要影响。
目前全国在大面积缩减幼儿园教师编制数量,而非编制幼师的工资待遇仍不容乐观,幼师转行、工作压力过大的现象比比皆是。
趁着这个新闻热点,我们也在此呼吁:关注幼儿园教师待遇,关注幼儿园教师身体和心理健康,就是在真正建设儿童友好型、生育友好型社会,实现教育强国!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