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告别死气沉沉的「自然角」,创设一个有启发、支持性的微环境!
植物凋败枯死、区域设置混乱、材料千篇一律、幼儿不关注……幼儿园的自然角形同虚设以后,如何去突破呢?如何在有限的空间中创设一个支持幼儿自主探索的自然角呢?
*本文转载自南京市建邺区崇文幼儿园公众号,文章作者:樊媛媛。
作为一名幼教人,在和崇文园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坚持该坚守的,也试图在打破一些固有的东西。比如,我们所熟知的自然角。关于其创设与管理,存在一些低效的环节。作为幼儿园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真的认识并发挥到其独特的价值了吗?
借着9月份的新学期,我们开始思考:
自然角的空间就应该是走廊里的那个“角”吗?
自然角的边界能突破吗?自然角种植的一定是容易养活的植物吗?
自然角里应该提供哪些便于儿童探索的工具材料呢?
自然角的植物无论生长快慢都需要孩子每天以任务的形式去观察和记录吗?
……
带着问题,我们边思考,边实践,并尝试在班级做一些调整和优化,以进一步探索关于自然角可行的建设方法。
01
可移动的自然角
绿植一定只出现在自然角吗?可以和游戏结合吗?也许它可以出现在娃娃家、美工区、图书区……
基于此,在小一班的自主游戏中,自然角里的花花草草成为小朋友游戏材料、道具的来源之一。于是娃娃家里出现了绿植盆栽,它们不仅美化了娃娃家里的环境,而且孩子们在照顾家里“宝宝”的同时,还用自己的方式给家里的绿植进行浇水、晒太阳,小小绿植给孩子们的游戏增加了许多情趣。
02
可对比的自然角
户外小菜地种植活动后还剩余一些种子,中三班老师带领孩子们将多的种子种到了班级走廊的自然角,孩子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同样的种子,是种在班级走廊的自然角长得快,还是种在户外小菜地里长得快呢?
那我们就追随孩子的脚步,抓住这个值得探究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持续观察、探究来获得“谁长得快”的答案。
03
像“农场”的自然角
中四班的陶子小朋友家是开农场的,他说要把班级的自然角也变成一个小农场,里面要有各种植物,许多动物,还可以露营……大家对陶子的想法都很赞同。
孩子们的愿望总是有魔法老师能帮助实现。看我们的自然角里除了植物,还有小朋友强烈要求的“牛马羊”,有各种小鱼等,虽然每天迷你农场里的“小动物”总是被孩子们移来动去,但说明这对孩子们来说有着充分的吸引力呀。
对了,大家想要的“能露营的农场”也有的,自然角的旁边就是“露营地”,可以“烧烤”、“煮茶”,也可以就坐在这个角落发呆、放空……这个自然角有趣、休闲、也很疗愈。
04
“无所不种” 的自然角
吃点心时遇见石榴,东阳问:“可以把石榴籽种到土里吗?”还有哪些是孩子想种的呢?
小二班的小朋友说想种有洞洞的藕、种路上捡的“小宝藏”、种“会长大”的乐高、种会开花的小饼干……真是有趣又宝贵的想法,我们当然要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
我们准备了一个大的透明的花盆,和孩子们一起种下他们想种的“植物”,接下来,是惊喜还是惊吓呢?总之,无论结果如何,都值得期待。
05
渗透多领域学习的自然角
自然角里的植物,可以是其他游戏区的材料,可以是艺术写生的对象,可以是数学领域分类、排序等学习的内容。当然,除了观察、比较它们的外形特征,它们的里面是什么样子呢?会有什么味道呢……这些都可以在小小的自然角实现。
06
让记录因需而“记”
自然角里有的植物生长较慢,每天观察也许根本就看不出什么变化,那我们就没有必要让孩子每天为了记录而记录。记录频率是每天一记还是每周一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引领孩子学会关注身边的自然,感受它的萌发、生长、绽放、凋谢等生命变化的过程。可以用语言表达、可以用小手绘画、可以用孩子们喜欢的任意一种方式。
07
自然角里
还可以有什么?
园子里掉落的许多果实,也可以带到自然角。孩子们将无患子的果实小心地装入瓶子里,并用盖子盖好。没过几天,孩子们就有了新发现,无患子的果实外面长出了白色的毛毛,还像白色的触须,它是怎么了?生病了?这是个好问题,新的探究之旅即将开启了。
08
自然角的延伸
其实,自然角不一定只是“角”,可以是整个“空间”,可以贯穿幼儿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例如:小型的盆栽可以装饰我们的点心桌,可以和我们的艺术作品陈列在一起作为搭配,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游戏区材料……活动结束后,幼儿自主收纳摆放好自己的小盆栽,也是劳动教育在一日生活中的自然渗透。
自然角不应仅限于欣赏,我们思考与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个有启发、支持性的微环境,支持幼儿以亲近的、惊奇的、审美的、关切的心态来建设自然角,从而促进自然角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