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幼儿园3月全面工作(园所收藏)
一、园长工作
1. 完善幼儿园学期园务工作计划执行情况
园长需根据3月制定的园务工作计划,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确保计划中的目标、重点和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针对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优化,确保园所各项工作按计划推进。
2. 审阅并优化各岗位月度工作计划
园长需审阅各岗位3月的工作计划,包括《月度保教工作计划》、《月度后勤工作计划》、《月度卫生保健工作计划》等。
要求计划内容具体、可操作性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并及时跟进执行情况。
二、教育教学
1. 节气主题课程
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观察教师教学过程、幼儿课堂反应,每周至少听课 3 节。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流反馈,提出改进建议。每月组织一次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幼儿作品展示、课堂表现观察等方式,了解幼儿知识掌握与能力发展情况,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
科学探究:开展“春雷唤醒万物”实验,通过敲击鼓面振动纸屑模拟雷声现象,引导幼儿观察土壤中昆虫苏醒的痕迹(如蚂蚁工坊观察箱)。
艺术创作:用黏土制作昆虫模型,结合自然材料(树枝、松果)搭建“昆虫旅馆”, 布置班级主题角。语言活动:学习谚语“惊蛰至,万物生”,诵读《昆虫日记》绘本片段,鼓励幼儿描述春天的变化。春分(3月20日)科学实验:用手电筒和地球仪演示昼夜平分原理,组织“竖蛋挑战赛”,引导幼儿探索重心平衡的奥秘。传统食育:幼儿参与制作春菜(荠菜馄饨、春饼),了解春分“吃春菜”的习俗,品尝时令食材的鲜美。自然观察:记录春分后日照时间变化,对比早晨与傍晚的光线差异,绘制简单的“昼夜时间表”。
小班:以生活技能训练为主,如独立穿脱外套、按标识整理玩具;通过手指谣 《小雨滴》感知春季天气特点。中班:开展“种子发芽”实验,观察不同植物(豆类、蒜苗)的生长速度,用自然材料(树叶、花瓣)拼贴“春天花园”。大班:设计“时间小管家”任务,制定每日计划表并完成挑战(如10分钟内整理书包),培养幼小衔接能力。
三、后勤管理
1. 物资管理优化升级
全面盘点春季教学与生活物资库存,依据实际需求制定采购清单,确保物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
严格执行物资出入库登记制度,详细记录物资流向,每月进行一次库存盘点,做到账物相符。
2. 设施设备维护保障
安排专人对园内设施设备进行巡检,重点检查电器设备、游乐设施、门窗桌椅等,每周至少巡检 2 次。
建立设施设备维修档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并安排维修,维修完成后跟踪验收,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为师生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
3. 后勤人员培训管理
组织后勤人员开展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培训,如厨师进行春季营养膳食搭配培训、安保人员进行安全防范技能培训等,每月至少培训 1 次。
加强后勤人员工作考核,依据工作表现进行奖惩,提高工作积极性与服务质量。
四、卫生保健
1. 传染病防控强化
严格落实晨午检制度,增加对幼儿体温、口腔、手部等部位的检查频次,每天做好记录。
加强教室、寝室、活动场所等区域的通风消毒,每日消毒次数不少于 2 次,消毒记录完整可查。
密切关注春季传染病流行趋势,及时向教师、家长宣传防控知识。
2. 幼儿健康管理深化
优化幼儿春季食谱,保证营养均衡、搭配合理,每周更新一次食谱。
加强对幼儿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如正确洗手、咳嗽礼仪等,通过课堂教育、日常引导等方式,提高幼儿卫生意识。
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及时记录身高、体重、视力等数据,建立健康档案并跟踪管理。
3. 卫生保健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栏、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宣传春季幼儿卫生保健知识,如常见疾病预防、饮食注意事项等,每周至少推送 1 次相关信息。
在园内组织卫生保健主题活动,如 “讲卫生小标兵” 评选等,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卫生保健氛围。
五、家园共育
1. 沟通平台建设完善
丰富家园联系栏内容,定期更新幼儿在园活动照片、教学成果、卫生保健知识等,每周至少更新 1 次。
加强微信群管理,教师每天及时反馈幼儿在园情况,解答家长疑问,定期组织线上交流活动,增进家园沟通。
2. 家长参与活动组织
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观摩教学、参与亲子活动,让家长深入了解幼儿在园生活与学习情况。
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鼓励家长参与园所安全保卫、活动组织等工作,增强家长的归属感与责任感。
3. 家长教育指导加强
组织家长讲座,邀请教育专家或资深教师分享春季幼儿教育方法、心理健康知识等,每月至少举办 1 次。
定期向家长推荐幼儿教育书籍、文章,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六、环境创设
1. 主题环境打造
围绕 3 月节日与季节主题,创设班级主题墙,如 “春天的秘密”“我爱妈妈” 等,展示幼儿作品、科普知识等内容,营造浓厚的教育氛围。
在园内公共区域设置创意展示区,如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雕塑、搭建植物角等,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与创造力。
2. 安全舒适环境营造
对园内环境进行安全排查,确保地面无积水、无尖锐物品,楼梯扶手牢固等。优化室内光线、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为幼儿提供舒适的学习生活空间。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合理布置教室色彩、装饰,营造温馨、活泼的氛围。
七、大型活动
1. “三八” 妇女节活动
组织 “感恩有你,我的妈妈” 主题活动,通过手工制作贺卡、亲子表演等形式,让幼儿学会表达对妈妈、奶奶等女性长辈的爱,增进亲子关系。活动前制定详细方案,做好场地布置、人员分工等准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2. 植树节活动
开展 “我和小树共成长” 植树活动,组织幼儿参与植树、浇水、护苗等实践,培养幼儿环保意识与劳动习惯。提前联系植树场地,准备好植树工具与树苗,活动过程中做好安全防护与指导工作。
3. 世界森林日活动
开展 “守护绿色森林” 主题活动。播放森林纪录片、讲解绘本,让幼儿了解森林的重要性。组织幼儿用彩纸、黏土制作森林场景手工作品,并展示在园内,增强他们爱护森林的意识。
4. 春分活动
举办 “趣享春分,拥抱自然” 活动。带领幼儿观察春分自然变化,进行竖蛋比赛,了解传统习俗。开展放风筝活动,让幼儿感受春分美好,加深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现象的认知。
5. 世界水日活动
举行 “珍惜每一滴水” 主题活动。通过图片、视频展示水资源短缺现状,开展节水小实验。引导幼儿讨论节水方法,制作宣传画,培养节水习惯。
6.“地球一小时”
活动
在 “地球一小时” 当天,组织 “为地球发声,与自然共生” 活动。提前讲解活动意义,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参与熄灯。在园内,熄灯期间开展环保故事分享会,强化幼儿环保意识。
八、宣传推广
1. 活动宣传报道:对园内大型活动、重要事件进行及时报道,通过园内公众号、微博等平台发布活动照片、视频、文字介绍,扩大活动影响力,展示幼儿园教育成果与特色。每次活动报道后,收集家长、社会反馈,不断优化宣传内容与形式。
2. 幼儿园形象塑造:定期更新幼儿园官网内容,展示师资力量、教学设施、课程体系等优势。制作幼儿园宣传手册、短视频等资料,用于招生宣传、对外交流等场合,提升幼儿园知名度与美誉度。
九、教学工作
1. 教学资源整合利用:组织教师收集、整理春季教学相关资源,如绘本故事、教学视频、科学实验材料等,建立教学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
鼓励教师创新利用教学资源,结合实际教学需求进行二次开发,提高教学效果。
2. 幼小衔接工作推进:针对大班幼儿,开展幼小衔接专题活动,如参观小学、认识书包文具、学习课堂常规等,帮助幼儿提前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定期与小学教师交流,了解小学教学要求与特点,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幼儿顺利过渡做好准备。
十、教师培训
1. 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开展春季教学技能专项培训,如春季主题活动设计、游戏化教学技巧等,邀请专家或骨干教师进行讲座、示范课展示,每月至少培训 2 次。
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经验分享,每两周开展 1 次交流活动,促进教师共同成长。
2. 教育理念更新培训:组织教师学习最新的幼儿教育理念与政策法规,通过线上学习、线下研讨等方式,引导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教育论坛等活动,拓宽视野,了解行业发展动态。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