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心理学:长期被纠错的孩子,14岁前会经历三次“精神死亡”

心理学:长期被纠错的孩子,14岁前会经历三次精神死亡

前几天去拜访朋友,她正在陪孩子写作业。

但是她却在孩子旁边一直唠叨个没完。

孩子字写错了,她吼道:又写错了,擦掉重写。

数学题计算步骤没对,她又喊:又写错了,一天脑子不知道在想什么。

然后孩子还没写完,她就逼着孩子先改正。

她一直不停地在纠正孩子的错误,让孩子无法好好写作业。

孩子嫌她烦,直接怼过去:还让不让我安静地写作业了?一直在旁边说,真的很烦。

说完,孩子还将她推出房间,自己把门反锁。

很多父母,习惯在孩子做一件事的时候中途喊停,这就是典型的纠错型父母,习惯性地打断孩子。

心理学中有一个过度校正效应当错误被过度关注时,反而会形成负向强化。

北京青少年心理援助中心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大多数青少年抑郁个案中,都存在过度纠错型父母的现象。

有些家长常以我都是为你好为由,过度干涉孩子,在这一过程中,还夹带着批评、指责,甚至否定孩子。

殊不知,总是在小事上过度纠正孩子,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活得特别累,甚至会在14岁前出现三次精神死亡

01

第一次:

3-6岁,破坏孩子的创造力

纠错,从脑科学中来讲,就是一个人的大脑在操控另一个人的大脑。

比如:

孩子练字时,字没写好:实质上只是孩子写的字没达到自己的要求。

孩子写作业时写错题,父母立马纠正:其实是因为害怕错误会让孩子越来越差。

但是,当父母不停地用一个个标准纠正孩子时,他们接收到的只有父母的不满和否定:你不好,你不行。

从儿童成长教育来说,孩子3岁开始有了一定的认知,会用更多的感官去感受周围的世界。

如果父母经常去打断孩子,可能埋葬孩子的创造力。

尤其是父母经常这样说,

1不要这么做

这是否定孩子的行为和想法,会让孩子降低一件事的兴趣,从而切断孩子的新思维。

2你错了直接指出孩子的错误,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3我来教你

否定孩子的能力,可能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从而抑制了孩子的创造力。

4太糟糕了

让孩子感觉无论自己怎么努力,结果都不会被认可,从而失去了继续尝试的意愿。

这些看似是在教孩子经验,实际上是在摧毁孩子的自尊与自信,让孩子感到挫败的同时,挤走孩子的灵气,让他们失去创造力。

清华校长曾说:

我们未来需要的是有创造力的孩子,而那些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孩子,在未来注定会被淘汰。

当我们用一个个标准答案去划掉孩子天马行空的答案,会慢慢熄灭孩子眼里的光。

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中国3-8岁儿童的创造力得分比美国同龄人高25%,但到高中阶段反而落后20%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过分的标准化教育让孩子大脑懈怠,从而失去了灵性。

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76%的家长在辅导作业时,会下意识纠正孩子的错误想象

被频繁纠错的孩子,大脑会进入懒惰状态,最终,孩子只会越错越多。

02

第二次:

6-10岁:养出自卑的孩子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小时候因为一个无心的错误被父母责骂的孩子有多少? 

网友们的回答真的很戳心:

写作业时妈妈就坐在旁边,我写错一道题,她就会一巴掌拍过来,然后让我改掉重写。所以我每次回家最害怕的就是写作业;

每次妈妈让我做家务,要是扫地没扫干净,她就会在一旁骂我什么事都做不好然后一边骂骂咧咧,一边让我重做。小时候,我最怕她给我安排任务,听见她的声音也会害怕;

吃饭的时候,吃慢了就催我赶紧吃,吃快了又骂我没有素质,感觉怎么做都是错的,所以每次吃饭都是小心翼翼地。

我们发现:当我们频繁地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去过分地纠正孩子的缺点,实际上就是在告诉孩子你这不对、那不对,让孩子只能活在恐惧之中,而没有爱。

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发展理论指出:

在儿童成长的特定阶段,积极地自我认同和外界鼓励是构建健康人格的关键。

6-10岁是孩子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频繁的纠错,其实是在给孩子负面反馈,他们会逐渐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孩子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特别差劲的孩子。

在北京市某重点小学的心理健康普查中:68%的焦虑症学生家长存在过度纠错行为。这些家长像永不疲倦的质检员,将孩子变成永远不合格的残次品。

太过完美的父母,带给孩子的永远都是没有温度的枷锁,然后让孩子陷入自我否定的深渊。

03

第三次:10-14岁,

价值感缺失,造成孩子的精神内耗

一位心理学家分享的真实案例: 

一个男孩在公园里摔了一跤,被父母嘲讽说你不听,活该。

后来,上小学时孩子上学时忘了带作业,母亲对他冷嘲热讽:叫你昨晚不收拾,这回长记性了吧!” 

有时候,考试没考好,妈妈也会嘲讽:一天就知道玩,成绩能好才怪。

10岁时,孩子踢足球受了伤,父母依然嘲讽他吃了苦头,才知道长记性。

结果12岁那年,孩子被确诊断为中度抑郁。

那一刻,父母感到迷茫:怎么会这样?我们明明没做什么呀!” 

父母无意识的高要求,造成孩子内心的压抑,会让孩子过度的心力交瘁、如履薄冰,陷入深深的内耗无法自拔。

父母总是盯着孩子错处,伴随而来的是高要求、高标准、高压力。

尤其是孩子进入青春期,内心非常敏感脆弱,父母的纠错行为,在孩子眼里就是价值感被贬低,讽刺的话说得多了,孩子会觉得: 我做什么都不对,我没用。

于是他会用两种态度回应父母:

一种是叛逆,做出一切让父母讨厌的事情,内心想反正他们也不喜欢我

另一种是精神内耗,不断自我否定与怀疑,最后进入抑郁状态。

有人说过:父母要对无关痛痒的小事装聋,对不伤大雅的细节作哑

父母对孩子在小事上宽容,在大事上陪伴和建议,孩子才能走得更远。

04

不做灭火型父母

允许孩子做自己

看过这样一句话:

教育本应是帮助种子找到最适合的生长方式,但纠错型父母却是那个执着于把玫瑰修剪成松柏的那个,但事实是,玫瑰只能是玫瑰,永远变不成松柏。

作为父母,我们要静待孩子开花,将孩子未来开花,就要包容孩子的花期,允许他走得比别人慢一点。

1)孩子犯错后,仍然要将爱放在第一位

看过一个视频:

一个四五岁的男孩拿香蕉时,不小心打碎了妈妈的碗。

男孩的父亲没有责备他,反而安慰他这只是一个意外,并且抱着男孩说这是妈妈最喜欢的碗,我们应该做出弥补

于是,小男孩和爸爸一起收拾好碗的碎片,买了一个类似的碗,完了后向妈妈道歉了,也得到了妈妈的原谅,孩子虽然有过失,但内心满满的安全感。

父母要时刻提醒自己:孩子还在成长中,要给他时间、给他机会。

就像有人说的那样:

如果每个孩子都能有一只温柔的手在引导他前进,而不是用脚去踢他的胸脯,那么,教育就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

孩子每一次的不小心其实都已经让他很难过了,这时候的父母应该去宽容地对待孩子,给他一个机会,告诉他:我知道做错了你也不好过,我们一起来改正。

孩子做错了,爱也不要消失。

这样是在给孩子价值感,让他觉得:我是有用的人。

2)多让孩子尝试,而不是挑剔

天才少年张霁曾以年薪201万进入了华为集团,羡慕了很多父母。

但是,他的成功归功于父母。

从小到大,几乎所有的决定,父母都会让他自己做主。

平常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都会尽可能地给他机会去思考,选择。

有时犯了错,父母也不会去指责他,会给他空间去试错。

正是因为张霁的父母宽容,让他找到了人生方向,让他早早地给自己做了人生规划。

孩子有错,父母的第一步不是纠错,而是让孩子去经历。

比如:

孩子早上起来晚了,不要去骂他,让他去承受迟到的后果,有可能被老师责罚,他反而会记住下一次要改正。

孩子因为玩游戏忘记了写作业,我们不要提醒,让他体验后果。

给孩子反省的机会,他会对错误的觉醒能力更高。

3)不做灭火型父母

有些父母,一旦孩子有错,就追在屁股后面骂骂咧咧地批评。

这就是灭火型父母:控制欲强,喜欢命令和操控孩子。

这样的父母是最令孩子反感的,因为孩子在这样环境下没有价值,会变成空心人。

家长应该给孩子价值感,让他们觉得:自己做的这些事是有用的,他是一个有用的人。

不要什么事情都用情绪去掌控孩子,学会收起内心的火苗,多鼓励,给孩子正面的价值,孩子才会有责任感和执行力。

比如:

·孩子早上赖床,可以这样说:

我发现你其实是一个早起的人,你看,有几次我并没有去催你起床,你反而可以按时起床了。说明你还是很自觉。

·孩子总是不愿意看书,家长可以对孩子说:

孩子,你每次看书的时候,都特别投入,如果不需要人去提醒你就可以看,那就会更好。

充满情绪火力的提醒,也许会摧毁孩子;而温柔的宽容,却会让孩子更有激情和创造力。

05

有人说过: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重要的并非是灌输了多少知识,给了多少指导。而在于帮他们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品质,如专注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感、勇气和自信心等。

教育本是为孩子铺平未来的时候,又能培养孩子独自经历风雨的能力。

不要急于去纠正孩子,我们要给他机会、给他时间,让他去经历一切能让自己变好的磨难

将所有困难都向孩子敞开,有责任、有价值、有能力,他才会未来可期。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