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园管理大家谈:三步走策略,让集团园管理“活”起来
“集团园办园有的时候蛮难的,在管理上需要艺术处理,很累也很难管理……”几位园长课余时间聊起集团化办园这个话有很多的感慨。
作为一位资历尚浅的集团园园长,在集团化办园三年的间里深感集团园园长的艰辛,尤其是当园区负责人尚在成长阶段,集团园园长就要承担的更多。最近一位朋友从单体园的园长突然变成集团园园长,常常会电话我聊聊集团园管理的办法,顺势写了这篇小文章简单聊一聊一些这几年在摸着石头过河的一些小小的做法和策略。
1、阶梯式计划让管理“紊”起来
拿破仑曾经说过:想的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的好是最聪明又是最好。在幼儿园得管理中,计划制定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来说幼儿园一定会有年度计划、学期计划和月计划,而在我们幼儿园考虑到学期计划与月计划的不确定性,在学期计划的基础上我们则将“园务周计划”落实到幼儿园管理中来,让我们的教职工对一周的重点工作有一个具体的了解,刚好的驱动教师在周前就对未来一周的工作内容做准备。
在集团园的园务群里,每一周的周五各条线分管工作的负责人会以”在线填表“的形式梳理未来一周的工作内容,园长会结合上级工作任务与园内各项工作重点敲定”园务周计划“并在行政群发布,于此同时各个园区会结合集团园的工作重点与各个园区的工作重点制定园区的”园区周计划“并发布在园区工作群,每个班级三位老师会依据园级层面的计划去商讨制定班级的周计划。起初并没有班级层面的”周计划“
我们也并没有要求老师们去制定,而是老师们在幼儿园”周计划“的浸润下自发的去制定自己班级的周计划,发起的这个班级的老师认为这样计划制定会让她们感受到行政层面是对当下及未来的工作有思考的,能让她有目的的去做一些准备,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不知道这一周要做些什么,于是班级的”周计划“就在幼儿园流行起来。
就这样,幼儿园自然而然形成了”计划先行“的管理氛围,出了学期计划、月计划的大框架,阶梯式的“周计划使得各项工作更加稳步前行。
2、项目式联动让管理“卷”起来
对于一所集团园来说,即使同一个园长,同一套行政班子,由于园所之间的环境不同、资源不同、教师不同,家长与孩子不同,园区之间的发展也会有所差距。
就像我们总园是原来小学的校舍改建的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园的发展来说较为局限,同时分园由于空间、场地等原因在未来乡村园探索的道路上发挥的空间较大,教师的展示平台与发展空间、机会都会比较多,中心园相对来说得到的机会就会比较少,但是在师资的配备上中心园的教师并不比分园弱。
因此如何让其他园区的年轻教师及教职工都能得到相应的成长,其中集团园项目联动的方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学期初行政及教研组召开课程审议会议的时候就会商讨本学期园区各类联动的项目,涉及到校本研训的联动、专项竞赛的联动。
比如集团园开展办公室文化创设评比、最美保安室评比,“明亮后勤”计划、青年教师素养大赛等等,园区之间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纳入到各个园区的考核中来,每个园区,每个班级,每一位老师都会去认真对待,在这个过程当中幼儿园的各个方面都在转变,就像最美保安室创设让保安室焕然一新,干净到保安叔叔拖鞋踩入,老师们调侃保安室干净到不敢下脚。
项目联动的方式将集团园各个园区以业务交流的方式捆绑起来,充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让躺平的园区也“卷“起来。
3、流动式走园让管理“动”起来
在我们幼儿园人员分配上是纵横交错的管理模式,园区主任既是园区负责人同时又是集团园各条线的负责人,比如集团园后勤副园长分管集团园财务后勤工作同时又是分园园区主任,这样的人员分配模式决定了行政人员不仅仅待在一个幼儿园而是要流动起来,走到各个园区进行日常的交流与巡视,比如后勤副园长会在各个园区进行安全检查,园区之间也会定期开展安全交叉检查;
教学副园长也会各个园区走动进行班级开展教学情况的调研从而更好的指导园区之间的工作,只有深入教学一线才能聆听一线教师的声音,发现一些教育问题与现象,才能更好的进行幼儿园的管理。
行政人员在园区之间的“流动”走园式管理让集团园的各项工作更好的得到落实。
集团化办学中如何借助一些小策略去盘活资源,让管理为幼儿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甚至于为幼儿园的发展赋能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