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阶段越来越好,源于父母掌握了教育中的二八定律,那20%有多关键?
“不是每一个努力都会带来等量的回报,真正的智慧在于找到那些关键的20%。”我非常认同这句话。
我家女儿刚上一年级,自从知道了教育中的二八定律,我才真正明白,为啥自己之前总感觉忙得团团转。
80%的成长效果来自20%的关键投入,这话一点不假!
不少宝妈跟我一样,对孩子教育特别上心,各种班报着,各种书买着,一天到晚陪读辅导,感觉自己付出了200%,可孩子的进步好像并不成正比。
真相是:咱们太多时候在忙那80%根本不那么重要的事了!
小学阶段那关键的20%到底是啥?
①培养好习惯胜过一切才艺
前不久我看到邻居家孩子,各种兴趣班上得比谁都多,可基本习惯却差得很,作业拖拉、东西乱放、学习没专注力。
心理学家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习惯真的太重要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比上十个兴趣班都管用。我家娃刚开始也是作业也会有点磨蹭,我没逼她写得多快,就专注训练她一坐下来就专心做完再玩的习惯,现在进步特别明显。
②情绪管理能力决定孩子上限
我听一个当老师的朋友说,她们班有个小男孩特别聪明,但一遇挫折就会退缩,动不动就哭、发脾气。结果呢?学习上老是起起伏伏。
孩子的情绪稳定度决定了他的学习上限!
教孩子学会调节情绪,面对挫折不轻易放弃,这种能力在小学阶段打好基础特别关键。我现在不管多忙,都会花时间陪女儿聊情绪,教她用"停一停、想一想、说一说"的方法处理难过和生气。
③专注力比智商更重要
孩子不是学不会,是注意力不够!
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阶段是专注力培养的黄金期,错过就难补回来。我每天都会让女儿练习15-20分钟的专注训练,简单的拼图、自主阅读,从开始的五分钟,再慢慢延长时间。现在她做作业时能静下心来!
父母那关键的20%是啥?
①陪伴质量远胜于数量
以前我总觉得陪孩子时间越多越好,每天陪读写作业搞得自己有点累。
后来我才知道,孩子需要的不是你在旁边当"监工",而是有意义的互动。每天哪怕只有30分钟,但全心全意地陪她玩、聊天,效果比3小时心不在焉的陪伴好太多了!
真正的陪伴是用心不是用时。现在我每天会安排固定的"专属时光",手机一放,全身心陪孩子,感觉我们关系更亲近了,她也更愿意跟我分享学校的事。
②正确的鼓励方式
"真棒!""真聪明!"这些话我以前天天挂嘴边,以为这就是在鼓励孩子。
直到我读了一些心理学家研究才明白,简单的夸奖可能适得其反。真正有效的鼓励是针对孩子的努力过程,而不是结果或天赋。
"我看到你刚才遇到难题没放弃,一直在想办法,这种坚持的态度真让我佩服"——这样的鼓励比单纯的"你真聪明"强太多了!
③情绪稳定的父母是最好的礼物
有段时间工作压力大,我脾气也跟着变差,对孩子的小错误就忍不住发火。结果发现女儿也变得特别敏感多疑。
心理学家都说:父母的情绪稳定度直接影响孩子的安全感和学习状态。
现在我明白了,再忙也要先管好自己的情绪。每天给自己10分钟"情绪冷静期",深呼吸、听音乐,调整好状态再面对孩子。家里氛围轻松了,孩子学习状态也自然好起来。
教育投入的二八定律怎么用?
抓大放小,专注关键少数。不是所有科目都要补习,找到孩子的薄弱点和兴趣点,有的放矢。
重视能力胜过知识。学习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专注力、社交能力,这些比单纯的知识点重要多了。
构建良好家庭氛围胜过一切高压管教。温暖而有规则的家庭环境,才是孩子最好的成长土壤。
教育没有捷径,但确实有更聪明的用力方向。找到那关键的20%,轻松又高效。你家孩子的关键20%是什么呢?不妨也试着找一找!
记住:不是每个孩子都要成为学霸,但每个孩子都该拥有幸福成长的能力。作为父母,我们要做的就是点亮那盏引路的灯。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