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不少教师已经开始策划自己的暑假生活,忙碌了一学期,是时候按下暂停键,好好休息了。
为避免暑假热热闹闹开始,稀里糊涂结束,收假时产生郁郁寡欢的虚空感,开学面对工作手忙脚乱,教师进行合理的假期生活管理,尤为必要。
1942年,倡导生活教育的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创办三周年的纪念日上,对全体师生提出“每日四问”的意见,至今看来,对师生生活力的指导仍极具价值和意义,在暑假,可以作为教师生活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借鉴。“每日四问”分别从四个维度来进行生活管理:
一、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
暑假一到,刹车式的松弛感让人觉得一切都可随意挥霍。俗话说,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往往这时才是最需要通过节制照顾好身体的。
饮食上忌过饱过刺激;作息规律,保护心脏,千万要警惕日夜颠倒;可尝试多种运动项目,选好其中的一项养成运动习惯;旅行重在怡情养性,避免到人山人海的旅游景点扎堆,让身心得以真正的休息。
二、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
在学问的进修上,行知先生提出了“一、集、钻、剖、韧”五步法。
一,教师可以在经典的、或是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来做研究;
集,主题式地搜集与之相关的信息,完成自己的知识资料库;
钻,需要在一点上,用很大的动力,尤其是内在动力进行深入的研究;
剖,获取的信息必须进行辩证的分析,做好取舍和运用;
韧,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做好心理准备,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方能有所收获。
三、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
回顾我们在上学期工作岗位上碰到最棘手的一件事是什么,进行深入的反思,导致事件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归类后,请教同事、朋友或是关注专业的教育期刊信息,看看在他人的思考和做法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最后梳理下一学期实践方法,那么工作计划就有了,开学也就能更能定心。
四、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礼记大学》中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要有积极入世,安身立命,稳固心理根基的意识,修筑自己的人格长城。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树立自己的人格榜样,有人用这样的一句贴切的话来总结:身边有师父,远方有导师,心中有偶像。
学校里自己欣赏的同行,我们遇到的问题如果是发生在他们身上,他们会怎么处理?线上的研修课程,专业平台推荐的书单,往往是我们遇见远方导师的重要路径。此外,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优秀人物传记,如《苏东坡传》《传习录》《次第花开》等,于其中获得精神力量,以及修正自我、完善自我的方法。
“每日四问”是教师进德修业的几个主要维度,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意识地进行暑假安排,提高生活力,过舒展自如的教育人生。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