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专业发展||师幼互动的误区与规避

专业发展||师幼互动的误区与规避


师幼互动是幼儿园教育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幼儿的安全感、自信心及社会情感发展。但在实际互动中,成人常因 “经验惯性” 或 “认知偏差” 陷入误区,看似 “为孩子好”,实则可能抑制其主动性、创造力或情感表达。以下是常见误区及规避策略:

一、师幼互动的典型误区

这些误区往往隐藏在 “教育”“管理” 的外衣下,需结合具体场景识别:

1. 「权威主导型」误区:以 “控制” 代替 “引导”

表现:

频繁使用命令式语言(“不许跑!”“把玩具放回去!”),忽略幼儿感受;

为追求 “秩序”,限制幼儿自主探索(如 “按老师教的画,别瞎涂”);

“比较” 施压(“你看 XX 坐得多好,就你乱动”)。

危害:幼儿易形成 “讨好型人格” 或 “逆反心理”,不敢表达真实想法,甚至失去自主判断能力。

2. 「过度保护型」误区:以 “包办” 代替 “支持”

表现:

过度干预幼儿活动(如 “这个你拿不动,我来”“别爬太高,摔了怎么办”),剥夺尝试机会;

替幼儿解决所有冲突(如孩子抢玩具时,直接把玩具夺走分给一方);

对幼儿情绪过度反应(如孩子稍有委屈就立刻安抚 “不哭不哭,都是他的错”)。

危害:幼儿易缺乏抗挫折能力,依赖他人解决问题,社交中难以学会协商与承担责任。

3. 「表面互动型」误区:以 “形式” 代替 “深度连接”

表现:

互动停留在 “事务性回应”(如孩子说 “老师,我画了只猫”,仅回应 “嗯,知道了”),缺乏情感反馈;

刻意 “表演互动”(如拍照时让孩子摆 “开心” 姿势,平时却忽视其求助);

对不同幼儿 “区别对待”(如只关注活泼或调皮的孩子,忽略安静的幼儿)。

危害:幼儿感受不到被 “真正看见”,可能变得自卑或刻意讨好,难以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4. 「负面标签型」误区:以 “评判” 代替 “理解”

表现:

给幼儿贴固化标签(“他就是个调皮鬼”“你怎么总是慢吞吞的”),并在互动中强化(如 “我就知道你会抢玩具”);

放大错误、忽视进步(如孩子今天只打了一次人,仍批评 “你又打人了”);

“成人逻辑” 解读行为(如认为孩子 “故意捣乱”,而非 “不知道该怎么表达需求”)。

危害:幼儿会内化负面评价,形成 “我不好” 的自我认知,甚至 “破罐破摔”(“反正我就是调皮”)。

二、规避误区的核心策略:构建「支持性互动」

支持性互动的核心是:尊重幼儿的主体性,用 “观察 - 理解 - 回应” 替代 “命令 - 干预 - 评判”。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语言:从 “控制” 到 “赋能”

“选择式” 替代 “命令式”:

不说 “不许在地上爬”,而说 “你可以在垫子上爬,或者起来走一走,选一个?”(赋予自主感);

“描述式” 替代 “评判式”:

不说 “你真调皮”,而说 “我看到你刚才跑的时候撞到了小朋友”(客观反馈行为后果);

“邀请式” 替代 “比较式”:

不说 “你看别人都坐好了”,而说 “现在我们要听故事了,你想坐在小椅子上,还是老师旁边?”(关注个体需求)。

2. 行为:从 “包办” 到 “留白”

“试错空间”:当孩子尝试自己穿鞋子(即使穿反),不立刻纠正,而是说 “你自己穿上了,真厉害!我们看看怎么让鞋子更舒服?”;

“冲突调解者” 而非 “裁判”:幼儿抢玩具时,不说 “别抢,给弟弟”,而说 “你们都想玩这个玩具,怎么办呢?要不要试试一人玩 5 分钟?”(引导协商);

接纳 “不完美情绪”:孩子因失败哭泣时,不说 “别哭了,有什么好哭的”,而说 “没搭好积木,你一定很失望吧?我们可以再试试”(共情后支持行动)。

3. 情感:从 “表面回应” 到 “深度联结”

“蹲下来” 倾听:与幼儿交流时蹲下平视,用肢体语言(点头、微笑)传递关注,当孩子说 “老师,我害怕打雷”,回应 “打雷时声音很大,你觉得有点吓人,对吗?老师在这儿陪你”;

关注 “沉默的信号”:对安静的幼儿主动发起互动(“你今天画的画里,这个蓝色是天空吗?”),避免因 “不惹事” 而被忽视;

“具体肯定” 替代 “笼统表扬”:不说 “你真棒”,而说 “你刚才把玩具分给了妹妹,她一定很开心”(让幼儿明确 “好行为” 的意义)。

4. 认知:从 “贴标签” 到 “动态看待”

“发展视角” 解读行为:3 岁幼儿抢玩具可能是 “物权意识萌芽但不会表达”,而非 “自私”,可引导 “这是你的玩具,你可以说‘我还没玩好,等会儿给你’”;

记录 “进步细节”:对有行为问题的幼儿,每天记录一个小进步(如 “今天主动说了‘请’”),互动中强化 “你今天学会了用请字,老师很开心”;

避免 “预设偏见”:即使幼儿常犯错,每次互动都当作 “新机会”,不说 “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而说 “这次我们可以试试……”。

三、关键提醒:互动中的 “避雷” 细节

避免 “当众批评”:幼儿的自尊心比成人想象中强,即使犯错,也应带到安静处单独沟通,保护其安全感;

“敷衍承诺”:答应幼儿的事(如 “下午带你玩滑梯”)必须兑现,失信会破坏信任;

控制 “情绪传染”:成人自身情绪激动时(如被幼儿激怒),可先深呼吸说 “老师现在需要冷静一下,我们等会儿再聊”,避免带着怒气互动。

师幼互动的本质,是成人用 “尊重” 和 “智慧” 为幼儿搭建一个 “敢表达、能尝试、被接纳” 的成长空间。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儿童是成人之父”—— 在与幼儿的互动中,成人的反思与调整,其实也是自身教育理念的成长。规避误区的过程,正是从 “教孩子如何做” 到 “和孩子一起成长” 的转变。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