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孩子之间的社交,从学会加入游戏开始

孩子之间的社交,从学会加入游戏开始

0-3岁期间,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是培养孩子社交能力的基础,3-6岁的孩子进入幼儿园,社交能力进一步发展,孩子学会的是怎样与人合作、协商和妥协。那些懂得交换、分享、轮流和等待,以及语言发展还不错、能表达自己想法的孩子会吸引更多的玩伴。

01孩子社交怎么培养?

在学习育儿之前,我总觉得让孩子多和同龄小朋友接触自然会社交,其实不然,暖暖在上幼儿园以前要么自己玩儿,要么参加集体游戏时,紧紧挨在妈妈身边,让妈妈陪着。孩子从不主动加入游戏,更别提社交了。

孩子三岁前各玩儿各的,是符合孩子社交规律的,那么我们还需要培养孩子社交能力吗?当然需要,宝宝从2个月起,就对人产生了微笑回应,1岁喜欢观察、模仿同伴,2岁时平行游戏,没有交集,3岁就懂得和小伙伴一起玩儿了,那些语言发展好的会更受同伴欢迎,5岁时懂得合作交流,比如一起搭积木,一起做手工。

所以孩子的社交培养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孩子的语言能力是社交培养的基础。记得我上小学时特别喜欢写“看图说话”的小作文,如果不限字数我可以天马行空,这得益于我母亲在我很小时候把周边的事物跟我描述,即使宝宝还不会说话,只要多和她互动,多描述宝宝看到的事物,她就有沟通的欲望。

有一次暖暖幼儿园组织班级春游,孩子们争先描述自己看到的花,开心极了,该回家了却舍不得离开,这时候我听到暖暖和她的好朋友说“我们聊会儿天儿吧!”一句话把我逗乐了,在我眼里,暖暖不善于主动寻找好朋友,却吸引很多小伙伴找她一起玩儿,我猜暖暖的优点大概是会聊天儿吧。

如果我们不知道怎样培养小宝宝社交,那就从“描述”她看到的事物开始,语言平和真诚,并且鼓励她的回应,我们和孩子的关系就影响着孩子与他人的关系,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足够的社交安全感。

02如何加入同伴游戏?

“描述”同样适用于加入同伴的游戏中。我们都曾遇到这样的情景,孩子在看到其他小朋友玩儿的时候很想加入却不敢开口,我们可以先帮助孩子观察,并用语言“描述”出来,“哇~你看小姐姐在给娃娃换衣服,你看娃娃穿的粉色的连衣裙,还有一双白色的高跟鞋,好漂亮啊!”其实一句简单的夸赞也是加入游戏的开始,教会孩子首先学会欣赏。

接下来学会“顺势而为”。如果我们像教科书那样教孩子礼貌询问“我可以一起玩儿吗?”换来多数是尴尬的等待。我们不妨先观察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帮助孩子思考自己能做什么,顺势而为就很容易加入游戏了。“他们在搭什么呢?”“是停车场”“哦,我有一辆小汽车”。

如果孩子依旧没有伙伴一起玩儿也很正常,因为三岁以下的小朋友都喜欢平行游戏或各玩儿各的,爸爸妈妈可以作为孩子第一个好朋友,参与孩子的游戏中,我们要放下手机,全身心投入到孩子的游戏中,哪怕只需要半个小时高质量的陪伴。

03培养社交能力小建议

1、对于3岁以下的宝宝,家长要多陪她玩儿“过家家”,不论男孩女孩,“过家家”角色扮演游戏可以帮助宝宝感知社会,感知自己与他人的联系。

2、对于3~6岁的宝宝,要引导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孩子在6岁以前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虽然这是正常的表现,家长可以做一些引导,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帮助孩子换位思考,这种思考能力也会促进孩子的发展。

3、帮助孩子处理三人关系。5岁以前的宝宝有时候会说“谁谁不和我玩儿了,我再也不和她玩儿了”,其实,有可能是另一个小朋友的加入,他们还不会三人合作的游戏,就像在家的时候,孩子看到爸爸和妈妈两个人说话就以为不喜欢自己了,我们可以多跟孩子说“爸爸妈妈都爱你”。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大脑中处理多个图像和人物的能力增加,也就会处理多人合作的关系了。

4、尊重孩子制定的游戏规则。5岁以后的孩子更加重视游戏中的规则,还会自己定规则。如果遇到孩子之间因为规则而争执,请不要急于干预,你可以引导孩子多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看起来你们的想法不一致哦,想想有没有更加折中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合作、协商和妥协,比规则本身更重要。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