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副部长郭婷婷表示,国家统一实施的免保育教育费政策覆盖公办、获批设立的民办幼儿园的大班儿童,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将惠及1200万人左右。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就将增加支出大约200亿元,相应减少家庭支出200亿元。这进一步明确了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经费支出。该话题迅速冲上了热搜,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社会议题。
在此之前,对于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方面,民众对如何“逐步推进”的问题十分关切,但各有不同理解,其中包括:到底是先免除部分保教费再实现全免费,还是先公办再民办,或者先对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进行免费,再扩展到发达地区、城镇地区?
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给出了答案: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在园儿童保育教育费:一是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事先推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具体在幼儿园大班实施);二是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覆盖全国所有的公办园;三是对民办园幼儿实行等额保育教育费减免。
故而,《意见》明确的逐步推进,是以学前一年免费起步,覆盖公办民办。这体现了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稳妥原则与公平原则。
不过,与此同时我们还需注意,在具体推进学前一年免费教育这个问题上,应该避免三个方面的现实走向:
一、避免加速幼儿园撤并。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全国幼儿园总数降至25.33万所,比2023年锐减2.11万所。有关专家预测,2025年可能将有2.6万所左右幼儿园关停,到2030年,全国幼儿园可能下降至16.37万所左右。
幼儿园关停潮的直接原因是适龄孩子减少。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方政府仍旧按照传统的办园标准来建设幼儿园,而没有提高建设标准、生均拨款、推进“小园小班”建设和优化幼儿园布局。于是,生源不足的公办园被撤并,民办幼儿园则关停,这反而导致部分适龄幼儿进园就读变得更加困难。
由于教育事业需要地方财政的经费投入,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应当避免一些地区出现加剧撤并幼儿园的走向。恰恰相反,应该利用如今少子化的社会契机,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的同时,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提高幼儿园建设标准,推进幼儿园“小班化”,提高师幼比例。也就是说,要按照更高建设标准,测算幼儿园的保育教育成本。
二、避免挤占幼儿园其他投入,影响学前教育质量的走向。
必须认清的一点是,免费教育不等于高质量教育。如果在实施免费后,出现挤占其他学前教育投入,如师资建设、课程(活动)投入等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学前教育的质量。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的公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还低于义务教育教师,很多地方还大量聘用编外人员;民办幼师待遇,则整体比公办幼师低得多。在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时,就要确保有新增的财政投入,不但要覆盖免费后的经费缺口,还要将提高教师待遇纳入预算。不能因为推进免费教育,而挤占了对师资建设等的投入。
在部署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时,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要统筹好公办、民办幼儿园补助政策,进一步完善学前教育投入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幼儿园教师待遇,提升办园质量水平。
三、避免对民办园的承诺补助不到位,以及民办幼儿园的幼儿不能享有同等保教费减免等问题。
民办幼儿园,是否也享受免费政策?这是很多家长关注的问题。此前,有民办幼儿园举办者担心,逐步推进免费学前教育,会把民办幼儿园排除在外;还有一种担心是,即便把民办幼儿园纳入,也可能只考虑普惠性的民办幼儿园,不会考虑营利性的民办幼儿园。
推进免费学前教育,当然应该把民办也纳入。这样才能保障每个适龄幼儿的平等受教育权利,又促进公办、民办幼儿园平等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普惠性。此次发布的《意见》给出了肯定的回答——将所有民办幼儿园纳入。但是,我国部分地方在发展普惠学前教育时,就存在地方政府给民办普惠园的财政扶持不到位,普惠民办幼儿园保教费标准低了而其他收费高了的“乱收费”问题。
那么,在推进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时,如何才能真正做到公办民办、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一视同仁,避免在实施过程中出现偏袒等问题呢?对此,或许可以探索学前教育券制度,它可以避免政府对民办幼儿园的承诺补助不到位,进而导致民办幼儿园的幼儿无法享有平等免费政策的问题。
具体而言,就是按测算的幼儿园保教费,给每个适龄幼儿发放学前教育券,由适龄幼儿(家长)自主选择公办园、民办普惠园、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再由幼儿园拿学前教育券去兑换政府的财政拨款。这就可确保每个孩子都享有平等的财政支持,同时也能促进办学的平等竞争,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避免这三个可能出现的现实走向问题,都要求各级财政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教育财政的投入支出结构进行优化,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在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中能够占有合理的比例。
此外,我国学前教育三年的毛入园率已经达到92%,几乎所有适龄幼儿都接受至少一年的学前教育。所以,在目前推进学前一年免费教育的基础上,还要持续扩大免费学前教育的年限;在条件成熟时,把学前一年纳入到义务教育的范围。
如此,便能明确政府的投入义务,解决教师的身份和地位问题,同时也能保障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的公平权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