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是生命全周期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当前“少子化”矛盾的重要举措。据媒体报道,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托育机构要达到10万家,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托育人才要在5年内达到200万人。与这组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中,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薄弱,更是成为制约托育服务发展的瓶颈因素。
9月26日,由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委会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婴幼儿照护服务研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协办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培养专业研讨会(院校篇)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专院校30余所,各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幼儿保育、婴幼儿托育、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等校分管领导、学科负责人、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或骨干教师等50多位代表参加。
图片:会议全景图及参会人员风采
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副会长、婴幼儿照护专委会会长刘金华在开场致辞中表示,随着国务院指导意见出台,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和行业扶持,整个行业正在稳步快速发展。幼有善育,人才是关键。教育部也明确出台文件,要求加快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支持相关专业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培训规划。因此,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也是从机构需求、院校需求出发,为行业各机构单位提供咨询和帮助的同时,搭建合作平台,推进行业互助生态。
图片: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副会长
婴幼儿照护专委会会长 刘金华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严平、上海行建职业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李娜、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幼儿保育专业部负责人宋彩虹受邀分别做主题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严平
在座谈研讨环节,国家卫健委婴幼儿照护服务研修基地负责人、中国福利会托儿所所长方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童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高教与职教分社社长赵建军、陕西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任刊库、上海婴幼儿照护服务专委会秘书长陈大涛、以及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徐州幼教集团等代表纷纷发言。研讨内容包含国家研修基地建设、课程与教材设计、医育结合、托育质量标准要求、职业道德与职后培训、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业人才需求的话题。
国家卫健委婴幼儿照护服务研修基地负责人 方玥
研讨会上,上海婴专委副秘书长陈维凯向与会专家和各院校代表提出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倡议。依托于国家卫健委婴幼儿照护服务研修基地,全国各地大中专院校、行业协会(学会)、托育机构代表可以就婴幼儿照护相关课题研究、师资培训、人才培养、专业书籍出版、院校专业共建赋能、举办研讨会与论坛等各方面开展合作共建。
图片:上海婴专委副秘书长 陈维凯
刘金华会长同时担任研修基地副主任,她提到研修基地受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中国福利会、上海市人口早期发展协会的业务管理与指导,旨在立足上海、面向全国提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经验示范和可推广模式,期待与各有关单位通力合作、共同推动婴幼儿照护行业发展。
论坛活动于当天下午圆满结束,各方与会人员表示,此次论坛为解决当前婴幼儿照护人才培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理论、政策和实践方面的丰富信息。通过院校专家、教授与一线教学实践者进行对话,让理论和实践有一个非常好的连接,聚集多方力量来参与和推动婴幼儿照护人才建设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广意义。
图片:婴幼儿照护服务人才培养专业研讨会(院校篇)
与会嘉宾合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2847342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