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给孩子报兴趣班的误区,你都知道吗?

很多孩子在三四岁以后,就会被家长带着去参加兴趣班,这说明现在的家长都很注重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但是,上兴趣班这件事不只是花钱上课那么简单,如果不注意,上兴趣班反而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以下是家长们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常出现如下几大误区:

  1.按家长的兴趣报班

  案例:在晶晶小的时候,爸爸为了培养她在音乐方面的兴趣,送她去参加小提琴兴趣班。从那时起,晶晶每周去两次兴趣班,每天都要练琴。上小学后,她的大部分课外时间都花在练琴上。随着晶晶小提琴技艺的不断提高,爸爸开始带她参加各种演出,她获得了很多荣誉。爸爸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对练琴的要求也变本加厉,晶晶稍有懈怠就会遭到批评甚至打骂。

  上了大学,晶晶不再受爸爸的约束后,就再也没碰过小提琴,而且,她发誓今后再也不拉小提琴了,因为她一看到小提琴,就会回忆起过去那段痛苦的日子。

  分析:参加兴趣班的首要前提,应该是孩子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但是,现在有非常多的家长,很少关注孩子自身的愿望和需要,而是按家长的梦想和兴趣为孩子报班。这样做很可能事与愿违,毁了孩子的兴趣。所以,打算带孩子上兴趣班之前,家长首先要反思的是:参加兴趣班,是自己的兴趣还是孩子的兴趣?

  2.学习目的过于功利

  案例:5岁的文文是小区里颇有名气的孩子,别看她年龄小,她已经拿下了钢琴二级、剑桥英语一级和芭蕾舞三级的证书。但是,文文的生活成天都围绕着兴趣班的考级,她自己觉得疲惫,家长也非常忙碌和辛苦。这些都让文文丝毫感受不到兴趣班学习的乐趣,小小的孩子每天看起来都闷闷不乐。文文妈妈说,她这么做都是为孩子今后升学做准备的,因为现在报考的人越来越多,还有的家长给孩子跳级报考,很多孩子的压力比文文还要大。

  分析:现在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家长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想让孩子在某个方面出人头地,于是强迫孩子参加某项兴趣学习,如学美术、音乐等,就是为了参加考级,为以后的升学增加优势。家长们却没想到,这样带着功利目的让孩子参加兴趣班学习,最根本的害处是:如果孩子没有找到兴趣和动力,长大后就很难有想象力、创造力和内在的动力,那离成功反而更远了。对于那些真正的成功者来说,内在动力这些要素要比才华、技能本身重要得多。

  3.急于求成,只重结果

  案例:娇娇是一个很文静秀气的女孩子。妈妈想改变娇娇过于文静的特点,让她“泼辣”起来,所以在娇娇4岁的时候带她去学习游泳。娇娇很怕水,在游泳池旁边说什么也不敢下水,教练把娇娇强行推到水里,并告诉妈妈,小孩子都是这样学会的。但是从那次以后,娇娇再也不肯去学游泳了,一说到游泳就撕心裂肺地大哭,而且变得更加怕水,连洗澡都不肯在浴缸里洗。

  分析:家长不应该只是努力创造自己心目中所需要的孩子。像这样逼迫孩子学习超过自己兴趣和发展规律的技能,只会大大挫伤孩子的求知欲,还会产生厌恶情绪。这样被家长催促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没办法自己找到幸福感和生存的目的,孩子很可能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导致青春期自杀,这并不是耸人听闻,家长一定要重视。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来自婴幼儿老师教育网。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