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首页
幼教资讯
教育热点
幼师资讯
育儿资讯
园所管理
园务管理
入园培训
教育管理
招生秘籍
法律应用
幼师加油站
0-3岁教学
4-6岁教学
班级管理
活动方案策划
父母好帮手
0-3岁照护
4-6岁育儿
家庭教育
幼教专家
专家课程
幼师风采
专家详谈
哈奇乐课程
名园名师
名园风采
名师风采
萌娃视界
园所推荐
家长推荐
社会发现
首页
高质量的休息,离不开一件事
2022-07-07 17:49
关注
前段时间,亚马逊宣布将在中国停止运营Kindle电子书店的消息在朋友圈热传。
消息一出,很多人想起了自己尘封已久的的电子书阅读器,感慨以后它真的只能“盖泡面”了。
每个人在入手阅读器的时候,都怀着一定会读很多书的野心,买回家后却逐渐遗忘在角落,偶尔拿出来充充电,看不了几页就又放在一边。
我们总是很容易高估自己自律的程度
,买下跑鞋、运动服、阅读器的时候,以为能在闲暇的时候去跑步、去读书,但在闲暇到来的时候又总会败给惰性,选择窝在家里看手机。
《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发布了一项数据:
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100.75分钟,人均一年阅读纸质书和电子书的时长,分别为4.7本和3.29本,仅有11.6%的国民年均阅读10本及以上纸质图书。
《齐鲁晚报》曾做过一项“手机电量剩多少时你会开始焦虑?”
有人说:30以下我就觉得我手机没电了;
60,看见59就心慌慌,毕竟60以下都不及格……
我们越来越离不开手机,你有没有想过,如果被隔离在一个房间,没有手机、没有网络、没有电视,你会做些什么?能坚持几天?
为什么手机里快速闪过的画面能带来快乐、而安静读书就很容易厌倦?
有人说,同样是打发时间、缓解压力,为什么玩手机、打游戏、刷短视频,就是“垃圾快乐”,而运动、读书就是高质量的独处?
这就要说到“上瘾”这个概念。
《欲望的博弈》中提出,
所谓上瘾,就是哪怕你知道这么做会产生不好的后果,但它能给你带来即时性的满足,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继续做下去。
比如玩游戏、刷手机,明知道沉溺其中对身体不好,对成长也没有任何裨益,但还是控制不住继续刷下去,这就是“手机上瘾”;
又或者抽烟,所有烟盒上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还是无法戒掉,有的人戒了很多次,短暂戒掉后很快又拿起了烟,这就是“烟瘾”。
累了一天,好不容易有了空闲,打开手机放松一下,结果一开始就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就刷了几个小时、直至深夜。
“今天一定不能再看那么久了,看半个小时就去休息”,结果又没有管住自己……到头来不仅作息混乱,而且内心被强大的空虚感裹挟。
久而久之,下意识地刷手机,就从最初的放松变成了依赖,从依赖变成了上瘾。
贾德森·布鲁尔认为,
我们之所以难以摆脱即时满足的诱惑,是因为我们的神经系统里面有一套“演化保守的学习过程”。
大脑设置的程序是这样的,当我们看到舒服的东西,大脑会说:“那是快乐,快抓住!”
之后,大脑里就有了一套模式:看到沙发、躺上去、感觉很好。
这套模式不断重复,疲惫的时候、无聊的时候,就想躺着刷手机,就成了一种习惯。
一位心理咨询师朋友讲过一个来访者的故事。
男孩从上初中的时候起,就迷上了看网络小说。
休息的时候看,上课的时候也常常趁老师不注意偷偷看;熬夜看,夜里醒了第一件事还是翻开手机……
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高中毕业,他对高中生活的记忆不是校园生活或者繁忙的学业,而是网络小说,就这样,他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只考了一个职业专科学校。
父母希望他进入社会时有一个更高的起点,要求他复读一年,但是这一年,他还是在网页中度过的,第二次高考并没有奇迹。
进入专科学校后,有了大量的自由时间可以支配,他更可以无时无刻不沉浸在小说的世界。
他也曾想过,自己最好的年华都浪费在了手机里,一定要改掉这个长期以来的陋习。
他试过把手机换成老人机、把手机锁在柜子里……但都治标不治本,没一会儿就又拿起来手机。
大学期间的他,封闭了所有和同学的社交关系,一个人躲在网络小说的世界里。
意识到他已经不可能依靠自己的力量戒除手机上瘾症了,他不得不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看手机就像吃瓜子,每一条信息闪过就像一粒瓜子,都能让你立刻感受到某种情绪,或开心、或愤怒,这就是即时满足。
读书则不同,你可能看了很久才看到一句让自己会心一笑的话,可能要读完整本书才会有满足感,需要的是延迟满足的能力。
喝酒也是如此,酒精为人营造出一种虚幻的美好,让人忘记现实中的烦恼。
一开始,是感觉有压力、有烦心事的时候,就喝一点酒。渐渐地,生活无风无浪,也会想喝酒。
酒瘾就这么形成了。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和国际知名的专注于成瘾训练的专家,贾德森提出了一套改变习惯的练习,当我们被自己的行为绊住的时候,借助于冥想和正念,
看清楚我们得到的是什么,一步步接近自己的内心与真实,从而在觉悟的状态下, 自然地停止这种行为。
比如当你无聊想要看手机的时候,全然地关注这种无聊的感觉,体会一下,无聊到底是什么,是不是不玩手机也可以?
哪怕还是拿起手机也没有关系,有意识地去感受看手机的感觉,是轻松的,还是更累了?
当你感到玩手机也一样疲惫无聊的时候,用有意识的行为,代替无意识的沉浸,这个习惯就被破除了。
《深度休息》中谈到,最好的休息方式有三种:独处、走进大自然、读书。
神经科学的实验证明,读书在降低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平复情绪方面,与太极的效果是一样的。
虽然读书能激活我们的精神和身体,但是当我们放下书时,我们身体的兴奋度就会下降,就像洗完热水澡后,体温下降会让我们昏昏欲睡。
当你将注意力聚焦在文字上,思绪随书中的描写游走,你越专注,就越有可能达到忘我的心流状态;你越能达到心流状态,就越能获得休息。
成长,是一场本能和自律的博弈。
想要舒服是本能,修炼自己是自律;释放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是自律。
本能战胜了自律,我们会在垃圾快乐中越陷越深;只有自律战胜本能,才会拥有可掌控的丰盈人生。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1790
0
0
0
分享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评论
(0)
发送
最新资讯
1
突发!幼儿园毕业照被叫停
2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紧迫感
3
赵兰会:游戏当中,孩子一定是喜笑颜开的吗?
4
幼儿园最后一个家长会,学到了啥?
5
私立托育机构难生存?不!国家托育事业正迎来黄金时代!从“举步维艰”到“借势转型”——揭秘托育行业的破局密码
6
孩子的核心力量从哪里来?(三个层面讲清楚)
7
中国孩子缺的不是爱,是好好说话的父母
8
活动教案|幼儿园大班体育公开课《勇过鳄鱼湖》
9
让孩子吃出好记性:给家长的健脑饮食科学指南
10
自然教育——幼儿园的挑战与契机
热门资讯
绘本故事《有礼貌的小熊熊》
【六一特别活动】“同心童“画”·致敬“大白””中国幼教网第二届儿童线上主题作品征集评选活动,开启啦
放假通知!幼儿园中小学2025寒假时间确定了!最长47天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绘本故事《神奇雨伞店》
绘本故事《云朵面包》
0-12个月婴儿大运动发育时刻表,快来对照一下~
绘本故事《石头汤》
绘本故事《爸爸,我害怕了怎么办?》
绘本故事《章鱼先生卖雨伞》
幼教资讯
园所管理
幼师加油站
父母好帮手
幼教专家
名园名师
萌娃视界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教育部
国家卫健委
民政部
公安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人口监测与家庭发展司
关工委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民办教育协会
中国幼教网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4007885161
网站备案:
浙ICP备2021016725号-2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2082号
中国幼教网
网站声明
联系我们
关于我们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浙ICP备2021016725号-2
客服热线:
400788516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2082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