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内8000,编外3000,保育2500?9月后幼儿园老师工资大改,这三类人终于不用再“哭穷”了?
你以为幼儿园老师每天就陪娃唱唱歌、做做游戏?
错了。
有位编外幼师私下吐槽:“带30个娃比打三份工还累,工资却不够交房租;隔壁编内老师啥都不用愁,年底还能多拿两万绩效。”
更扎心的是保育员:“喂饭、换尿布、擦屁股,一天下来腰都直不起来,月薪刚够买两箱奶粉——还是给别人家娃喝的。”
但从9月1号起,这一切可能要变了。国家新政策一落地,编内、编外、保育员这三类老师的待遇,就像被按了“重启键”。有人笑了,有人懵了,还有人偷偷算着:“这下能多给娃买几罐奶粉了?”
一、编内老师:铁饭碗变“压力锅”,但好处更实在了
以前提到编内幼师,大家默认是“体制内赢家”:工资财政发,寒暑假照拿钱,就算天天被熊孩子气到脱发,也敢硬气说“我不辞职”。
但9月后,这“铁饭碗”有点不一样了。
好消息是:待遇更稳了。
基本工资、绩效、公积金,一分不少全由财政兜着,哪怕园里招不到生,工资也不会少一毛。就像武汉一位编内老师说的:“以前怕园里经费紧张扣绩效,现在踏实得很,连我妈都敢催我存钱了。”
坏消息是:想混日子难了。
以前可能“喝着茶改改教案”就行,现在不行了。家长满意度、孩子出勤率、甚至课堂视频都会被拿去打分,考核不合格可能被调岗,严重的还会丢工作。有老师开玩笑:“以前是‘编内护体’,现在是‘考核追着跑’,下班还得恶补幼教知识,比考大学时还拼。”
说白了,编内老师的“稳”还在,但“闲”没了。想拿高待遇?得真刀真枪凭本事。
二、编外老师:从“临时工”逆袭成“正规军”,工资涨得比房价还快?
编外幼师,以前就是幼儿园的“隐形人”:
干着和编内老师一样的活,工资却可能差一半;园里效益不好,第一个被砍的就是她们的绩效;甚至有人干了三年,连公积金都没见过。
但9月后,风向彻底变了。
最直观的:工资跳涨。
三四线城市的编外老师,以前月薪2000多是常态,现在基本涨到3000+。江西有位张老师算过一笔账:“以前扣完社保到手2200,现在财政直接发3500,还加了500块班主任补贴,房租终于不用跟爸妈伸手了。”
一线城市更猛,深圳、上海的编外幼师,月薪摸到6000+的大有人在,有些园所甚至喊出“编内有的,编外也得有”——绩效、年终奖、寒暑假工资,一样不落。
最安心的:再也不怕被“欠薪”。
以前工资看园里脸色,现在政府直接“兜底”,工资卡每月准时到账。有老师晒出工资条:“以前园长总说‘下个月补’,现在短信一响就知道是工资,这踏实感,比谈恋爱靠谱多了。”
不过也有新烦恼:“以前觉得编外自由,现在考核跟编内一样严,备课到半夜是常事。” 但比起涨起来的工资,这点累,她们笑着说“值了”。
三、保育员:带娃最累的人,终于能多赚点奶粉钱了?
提到保育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给娃喂饭换尿布的”,觉得这活“谁都能干”。
但实际上,她们是幼儿园最忙的一群人:天不亮就来消毒玩具,孩子哭了要哄,尿了要换,吃饭要喂,一天下来腿能肿一圈。以前月薪1500-2000是常态,有人干了十年,工资还没超市收银员高。
新政后,保育员的待遇终于“往前挪了挪”:
公办园的保育员,月薪普遍涨到2500-3500,五险一金也按规矩交了。宁夏有位李阿姨,干了8年保育,今年9月工资第一次突破3000,她跟同事说:“终于敢给孙子买进口奶粉了。”
但差距还是明摆着:同样在一个园,保育员工资通常比幼师低1000-2000。有保育员吐槽:“幼师带课累,我们带娃吃喝拉撒也不轻松,凭啥钱差这么多?”
看来,想让“保育”和“教育”真正“平起平坐”,还有段路要走。
说到底,这轮变化藏着一个真相
9月新政,与其说是“涨工资”,不如说是给幼儿园老师“正名”:
以前看“身份”——有编的吃香,没编的靠边;
现在看“价值”——谁把娃带得好,谁付出得多,谁就该拿得多。
编内老师不再是“躺赢”,编外老师不再是“边缘人”,保育员也不再是“透明人”。
当然,变化不会一蹴而就。有些地方可能还在“纸上谈兵”,有些园所的绩效分配还藏着猫腻,保育员的价值也还没被完全认可。
但至少,方向对了。
毕竟,能让幼儿园老师笑着上班,孩子才能笑着长大,不是吗?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