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长,值得父母参考!(家长必读)

教育孩子,
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
没有任何捷径可寻。
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得先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所以,你同孩子一起努力的过程就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
心灵和思想的陪伴是最重要的,现实生活中太多父母只是为了陪伴而陪伴孩子,根本不懂的心灵感应和行动力的带动。
只知道寸步不离的陪着孩子,从出生到高考那天没有离开过孩子。
可是结果留下的只有一家人的抱怨和责怪。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孩子是需要思想上的教育和精神的带动,而不仅仅是寸步不离的陪伴在他身边。
你没有想想,你自己都不努力都没有成长,孩子怎么会成长。
想要孩子真正的得到全面的发展,首先自己得先做到。
因为,好的教育,同他的分数高低关系不大。
得从他的各方面看,有胆识还不够,得有见识和思想才行。
一个没有见识和思想的父母肯定教不出多好的孩子,因为你的视野已经限制了孩子的前途。
所以,孩子将来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且世界观就免谈,因为你走都没走出去哪来的世界观。
可见,有多少父母打着教育孩子的旗号,什么都不干,自认为这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岂不知,不但毁了自己的人生,而且也断送了孩子的未来。
因为,没有一个优秀孩子的父母是不思进取,不去奋斗。而呆在家里守着孩子,围着锅台转的。他们都是有思想,有远见,有奋斗目标,从不认为自己原本就比孩子强,就是孩子的管教者。而他们一直都是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并肩作战的。
不要每天摆出一副家长的样子,学会放下自己父母的身份,让孩子从小就认为他必须像你学习,必须同你一样。
教育孩子是在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说,最好的教育就是同孩子一起成长!
1、改变孩子,要从改变父母开始。
2、每一个父母都应该用一生的力量说出:我相信你孩子。
3、父母双方有着不同的成长经历和价值观,如果父母双方能够合作沟通,毫无疑问将有益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4、在温和、充满善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性格不会出现大问题。孩子性格与品行出问题,责任基本出在父母身上。
5、花更多时间和孩子在一起,比什么都重要。
6、教育理念出现分歧时,父母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对方,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理解问题,而不是直接打击对方在教育孩子上的努力。
7、只有给孩子留下生产性的,可持续性的财富,才是真正对他们一生负责。
8、给孩子描述一个他根本就无法理解的未来,倒不如给他一个明确的小目标;
9、阅读不但可以塑造孩子的智力,还可以塑造他的心理品质,一本好书,往往充满真善美的情怀,会对孩子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10、与其期待社会的教育变革,不如从家庭教育做起。孩子的未来掌握在父母手中。
11,比发牌气还具杀伤力的,是家长的冷暴力。
12、处理好自己的焦虑和紧张不安等情绪,是有效教育孩子的基础。
13、让孩子害怕并不是教育的目的,帮助他们懂得知错就改,需要的不是脾气而是耐心。
14、如果孩子出现抑郁情绪,这是孩子身体对我们发出的提醒,只要我们及时听到这个提醒的声音,并且积极应对,反而能够很好地帮助解决问题。
15,减少你的说教,用打动孩子的心”和好的情绪“来带动孩子的潜意识按照你的期望去行事,才是教育的关键。
16、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或者其他家长议论孩子的优缺点。
17,要正确对待孩子对老师的评价,不在孩子面前议论老师或与老师争吵。
18、你一切以孩子为中心,哪怕是打着教育的旗号也是溺爱的表现。
19、给孩子做出表率,不仅是你在外人面前是什么样子,更重要的是你和孩子相处时是什么面貌。
20、不要忽视陪伴中的任何一个细节,因为成长真的只有一次。
21、对儿童所有本质特性中不足之处,首先要尊重与理解,然后才是耐心和缓慢的改善。
22、要给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而不是剥夺孩子消费方面的自由选择,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金钱观。
3、孩子的参与就是一个学习和不断锤炼的过程。教导孩子,往往家长省事了,孩子长大就麻烦了。
24、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会给孩子打下坚实的情商基础。
25,父母和孩子在教育的过程中是应该获得双赢的,而不是要牺牲谁的利益。
26、你对待孩子的方式,会慢慢塑造你的面貌。
27、宽容不等于放任,权威也不等于专制。社会在不断变化,但家庭的责任始终没有、也不能减弱。
28、为贪图生活的轻松,舒适而将孩子交给祖父母或保姆的家长,其实在与未来做一场豪赌。
29、当你发现孩子磨洋工时,不要随便指责或呵斥,要多给他们一点时间和空间。
30、真诚的鼓励越多越好,当孩子往前走,他回头时最渴望看得到的是鼓励的眼睛。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