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那个持刀向父母的网瘾男孩,我终于理解了李玫瑾的“三个生日”理论

浙江永康,有个男孩因为沉迷游戏被父母训斥了一番,可谁知,男孩非但不知悔改,反而拿起刀威胁父母。
然而,即便是面对着警察,男孩依旧是一副嚣张的姿态,甚至挑衅道:
“父母、学校、老师保护着你,真到社会上,以你这种性格,早就不知道被人打成什么样子了。到时候,你连哭的力气、哭的资本都没有。”
但同时,也有不少网友指出,男孩之所以这么不知天高地厚,多半是因为“家里溺爱”“父母惯的”。
看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次讲座中提到的“三个生日”理论:
孩子这一生有三个特殊的生日,父母一定要好好给孩子过,并且告诉孩子一些忠告,分别是14岁的生日、16岁的生日和18岁的生日。
14岁,是法律形式的起责点,这时候,父母要告诉孩子,有些事你需要自己担责任了;
16岁,代表着所有的法律都不能触犯了,一旦伤害别人,你自己的后半生也毁了;
而18岁,就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了,这一刻,要让孩子明白:成年后,全部的责任都要自己承担了。
给孩子过这三个生日,就是要教他们规则和敬畏,让他们知道做事的边界和底线在哪里。
一家猫舍内,店主出门买饭去了,一个7、8岁的男孩偷偷摸摸地进了店里。
只见他四处寻找小猫,一旦抓住,就是往天上高高一抛。无辜的小猫重重地摔在地上,一动也不能动。
其中有三只被摔到住院治疗,还有一只小猫被摔成了内伤,不断地口吐鲜血。
更令人气愤的是,当店主找到男孩的父母理论时,男孩的父母只撂下一句“是你没关好门”就拒绝了沟通。
在他们心中,小孩子就是要天真活泼、尽情探索,总觉得管教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捆绑与束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一些话:
但其实,不懂规矩和敬畏的孩子,早已经长成了一朵可怖的“食人花”。
今年2月,辽宁沈阳,有一架无人机在沈阳机场上空“黑飞”。
所谓“黑飞”,是指一些没有取得私人飞行驾照或者飞机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飞行。
事后,一个15岁的男孩在某微信群里炫耀说是自己干的,还嚣张地表示:“我还未满16岁,只要不犯重罪就进不去。
但要知道,“黑飞”的无人机,不仅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旦与客机相撞或是被吸入发动机,甚至会直接洞穿机体,造成机毁人亡的惨剧。
而且,早在去年7月,当地警方就曾对男孩及其父母进行过批评告诫。
“中国教育的最大骗局就是快乐教育、学历无用以及释放孩子的天性,这三个骗局,正在一步一步扭曲中国孩子的成长。”
所以,不要再说什么“爱与自由”,也不要再一味放任孩子的天性了。
教育路上,一旦缺失了规矩和底线,等待着孩子的,便只剩下灾难和悲剧了。
其中一个回答中,网友@三倍氢二氧一讲述了自己的故事:
有一年中秋节,网友正和怀孕四个月的嫂子站在客厅聊天,突然间,一个亲戚家的小男孩从背后狠狠推了嫂子一把。
“我看电视上孕妇摔了会流产,我就想看看推倒她会不会也流产。”
听到这里,网友不顾男孩家人的阻拦,左手拿着拖把杆,右手举着擀面杖,左右开弓将男孩从餐厅打到门口。
为人父母,可以溺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外面的世界永远不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父母总是一味纵容,不给孩子立规矩,那么孩子就永远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视剧《少年法庭》中,有这样一幕:
两个11、12岁的少年从楼上往下丢石块,结果砸死了一个上幼儿园的小朋友。
由于未满14岁,又并非故意伤人,法官在3分钟内就判定为“失误”,将两人无罪释放。
后来,两个少年愈发猖狂,从偷窃、打架到强奸、诈骗,再到强迫他人卖淫,最终,加入了犯罪集团……
“人的成长过程中,要形成一些东西,除了爱之外,还要有敬畏。
如果孩子违法了,惩罚实际上是一种保护,让他知道怕,知道后悔,以后再也不敢了,真的让他不敢了才是保护他。”
溺爱娇宠的父母,看似是对孩子好,实际上却是在饲养一只凶猛大力的野兽。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家庭教育理念:
现在的孩子,已经有足够的“糖”了,正是需要“盐”和“钙”的时候。
所以,父母一定要尽早给孩子立规矩,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敬畏心和是非观的孩子。
很多时候规矩有了,可面对孩子的哭闹、耍赖,父母总是习惯性地让步。
原来,父母的底线,是可以后退的;家里的规则,是可以更改的。
父母要学会温柔而坚定地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开始,孩子听到“不”,或许会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这时候,父母不要因为碍于面子,或者急于让孩子安静下来,就轻易妥协。
而是可以将孩子带到一个安静、安全的环境中,给孩子一些释放情绪的时间,等他哭够了,再跟他解释为什么不行。
反复几次后,孩子自然会懂得,再怎么无理取闹,已有的规则也不会改变。
2. 孩子“该打就要打”,不管不骂不罚培养不出优秀的孩子
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给孩子立规矩有三大原则,分别是:
当孩子违反了这三大原则时,父母可以对孩子适当地加以惩戒,让孩子敬畏规则。
综艺《想想办法吧!爸爸》中,有一回Lucky不顾爸爸李承铉和工作人员的劝说,执意要爬上一辆摇摇晃晃的小推车。
李承铉很生气,直接将女儿带离录制现场,让她在角落里罚站。
哪怕Lucky眼泪汪汪地向爸爸道歉,李承铉也强忍着心疼,拒绝她求抱抱的举动。
直到女儿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李承铉才抱住她,告诉她自己生气的原因。
惩戒教育,是父母在建立威严,更是在为孩子树立规则意识。
一个在规矩和敬畏中长大的孩子,才能真正的成“人”。
“一个孩子,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教育和制止,在没有制度约束、惩罚机制的情况下,很容易做出野蛮的举动,生物性中的恶便会倾泻而出,并产生巨大的破坏力。”
孩子的天性总是顽劣的,如果父母一味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最终只会让孩子走上歧途。
只有该立的规矩都立了,该落下的棍棒都打了,我们的孩子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形成好的品格。
毕竟,真正的爱,不是放纵,不是妥协,而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