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幼儿园“过度拍摄”,何解?

 

 

拍摄是一种记录幼儿成长、帮助教师和家长深入了解幼儿的方式,但拍摄这个看似普通的行为如果使用过度,就容易走向极端,甚至表现出幼儿教育的“形式化”“功利化”“虚假化”。

 

在全实践过程中,我观察到某些幼儿园热衷于为幼儿拍摄记录,询问在其他幼儿园实习的同学们,大家也纷纷表示存在过度拍摄的现象,只是程度略有不同。比如,为了记录下幼儿在某一教学活动中的出众言行,主班老师会要求幼儿进行“二次拍摄”,弥补未捕捉到的镜头;为了展现秋游的成果,带班老师会将大量时间花费在拍摄集体照与个人照上,不断搜集幼儿快乐的“证据”;为了积累平日素材,幼儿教师会精心布置场景,找寻几位机灵鬼作为“小演员”,上演一场看似完美的剧情……一段出众的视频往往需要经历多次彩排与演绎,幼儿教师镜头下的片段,真的能反映出幼儿的最佳状态、展现出幼儿的真实生活吗?

 

不可否认,在教学工作与日常生活中,幼儿教师进行适当拍摄是必要的,照片和视频可以直观而生动地记录孩子的一言一行,见证他们的成长,也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回望与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但拍摄行为的出发点一旦偏离“幼儿”,拍摄的频率与目的一旦变得频繁又功利,就会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二次拍摄”看似是将日常活动中孩子们宝贵的言行举止记录了下来,实则是在进行“二次演绎”,孩子们在自然状态下与镜头表演下的表现,往往大相径庭。一次次的重录也意味着教师不得不停止当下的活动,打断孩子的思路,耗时耗力的同时,非但未能展现出孩子们的最佳状态,还降低了其热情。

 

一年一度的秋游本该是孩子们拥抱大自然、接触大社会的幸福时光,但很多幼儿园的孩子都要被安排一对一拍摄。秋游期间,一边忙着拍摄一边不忘和我沟通的主班老师也多次感叹:“我们小时候秋游都是坐在一起丢手绢,现在的孩子却被拍照占据。”或许,幼儿教师也明白大量的拍摄只是一种形式,但自己又无可奈何。

 

在完成学校的全实践作业时,我针对过度拍摄现象做了相应的调查报告,对主班教师进行了线上访谈。调查发现,过度拍摄的出现主要来源于园方施加的压力,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未建立起信任也加剧了该行为的发生。拍摄本来是属于教师的个人行为,但园方有时会将拍摄作为任务,下达指标,要求幼儿教师上交成果,而镜头下幼儿优异的表现无疑可以为教师加分。此外,家长时时刻刻关注着自家的孩子,特别是在无法入园的情况下,更加期望得到幼儿教师照片或视频形式的反馈。为了避免引起家长的误会,幼儿教师会尽可能选取并发送幼儿表现良好的片段,使得拍摄由追求真实转为追求完美。过度拍摄行为从表面上看是教师尽职尽责,在事实上却是利用家长的信任,掩盖与忽视了部分幼儿的真实状态,更是园方重视宣传,偏离幼儿为本教育方向的直接表现。

 

为避免过度拍摄行为发生,幼儿教师可以从方式和频率两方面合理把握好拍摄的界限和标准,尽可能将照片与视频的利用价值最大化。比如,教师拍摄活动照片时需要耐心等待,保持敏锐度,孕育拍照契机,等待幼儿“渐入佳境”。巧妙的抓拍捕捉不同于“配合式拍照”甚至“二次拍摄”,也应在自然状态下进行,不可影响到课程的开展。除了拍摄形式,幼儿教师也不妨重拾笔头记录。因为孩子们总会在教师不经意间做出某个动作或说出某句话,等教师回过神来要拍摄时,幼儿也已经结束了发挥,与其懊悔没有及时记录,甚至设法二次演绎,不如将关注点放在观察与反思上。

 

面对家长,幼儿教师可以提早立规,在全园新生家长会时就说明教师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幼儿身上,和家长阐述拍摄的局限性,分析利弊,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观念,也帮助家长认清自家孩子真实的状态。园方作为权威方,更应该起到带头作用,摒弃那些为宣传幼儿园而采用的各种花样手段和精致外壳,以展现自然真实的场景为主要出发点。园长及相关高层行政领导要理解主班教师的处境,增进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作者金祝君,系浙江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图片 | 创客贴

责编 | 田   玉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