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最年轻院士颜宁:我的小学寒假怎么过?父母都来看看,这就是差距
前几日,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发布微博,分享她的小学寒假生活,就2个词:
第一个词:寒假作业。一放假就铆足劲,优先把所有寒假作业都写完。
第二个词:大量读书。颜宁称她小时候偷偷读了许多武侠小说。至于书从哪里来?从少年宫、图书馆借,或者跟同学借。
颜宁还称,小时候一度认为自己要读文科,当作家;压根儿就没想过当科学家。
(来源颜宁微博)微博一发,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广泛热议。
很多网友都称:寒假作业到最后一天都写不完。这就是差距吧。
(图源网络)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寒假:
从考完试到拿成绩单这段时间,我总是完全放空,纯玩大概一周;直到领了成绩单后假期正式开始,就集中精力把作业先写完,然后就放心大胆玩了。不过,由于条件所限,我没有那么多闲书看,作业做完就真的只是玩,有时候玩得实在无聊,又后悔早早把作业写完了。
如今回想起来:我从小到大学习习惯还是很好的,只是条件所限,小时候真没读过什么课外书。只记得大概四年级读了一套《上下五千年》,而就是这一套书也给我打下了很好的历史基础,让我在初中正式学习历史时,感到轻松、有趣不少。
(图源网络)其实,学霸往往都有一些共同点:
1.学习内驱力很强如颜宁说,一放假她总是自觉主动先把寒假作业写完。我虽然算不得学霸,但小学初中学业也名列前茅,我也和颜宁一样,放假优先写完作业。
2.学业优先贪玩可能是人的共性。只不过有些人可以控制自己,有些人不那么能控制自己。但学霸往往都能优先完成学习任务后,再考虑其他事,如玩,如阅读。
3.大量课外阅读颜宁在小学读了大量与学业不相关的闲书(如武侠小说);我的学霸表弟(复旦)也在中小学读许多闲书,如《西厢记》、《水浒传》等等。而我很少闲书,我大部分的课外书都是教辅。多年后,我忽然想:或许有些书当时看起来“很闲”,与学业无关,可焉知它们是否是真的闲书呢?至少培养了阅读习惯,提升了理解力。
(颜宁,图源网络)
这对今天孩子的寒假安排有什么启示呢?寒暑假是培养孩子自己做学习计划的好时候。
自己做的计划才更有主动性完成。能自己做学习计划,是成为学霸的前提。怎么做寒假学业计划呢?
A明确总体任务——寒假作业/阅读任务总共有多少?
B计划每日进度——每天写几页、读几页,做到心中有数。
C监控进度、灵活调整——倘若哪天有事耽搁了,要么提前一天多完成一点,要么后一天补上。
写在最后我认为,寒假安排可以灵活些:对自驱力很强,能主动写完作业的孩子:家长可以少管作业,但多增加课外阅读引导,让他多读书、读好书。对自驱力稍微欠缺的孩子:家长应督促每日进度,让孩子作业、阅读、运动等都不耽误。
对自驱力很欠缺的孩子:可以下猛药,严格要求孩子一放假就集中精力先把作业写完。P.S)寒假作业其实不用太当回事。比起寒假作业,寒假更应该重点练习基础项目(如写字/计算/口语/阅读),以维持学习惯性;还应适度预习下期内容。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