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的社交小秘密,一定要趁早教会孩子,后悔没早点看到?
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以下情况,该怎么办?网上有一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1,如果有小朋友说“我不喜欢你,我不跟你玩”,怎么办?
告诉孩子每个人有不同的喜好,不喜欢你很正常。或者也可以回话“我更不喜欢你”。
2,如果有小朋友“推你、打你”,怎么办?
有人推你、打你,要抓住对方,要求道歉,不道歉,就打回去,不用担心老师批评,妈妈替你撑腰。
3,如果在幼儿园玩玩具时,被人抢走了怎么办?
要让对方还回来,对让如果不还,就抢回来。
4,如果幼儿园有人嘲笑你“丑”,“脑袋大”,怎么办?
要告诉对方:嘲笑人是不对的,同时要找一个点嘲笑一下对方,这样对方下次就不敢了。
以上应对方式,我是不认同的。
应对以上例举的情况,都与孩子的社交能力相关。孩子需要慢慢学会如何与其他小朋友相处,我们可以慢慢引导和以身示范,让孩子明白遇到矛盾和冲突,如何去解决。
教孩子如何在口头上逞一时之快,或者鼓励孩子暴力回击,是不合理的。
孩子不是去幼儿园称王称霸。有的问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看待,有的问题需要教会孩子如何寻求帮助。
图源:freepik photo created by freepik
假如孩子真的遇到了霸凌,则需要教孩子如何应对霸凌。关于如何应对幼儿园里的霸凌,更多请见:
对于孩子之间的日常打闹和小矛盾,有时候不需要把问题过度延伸,或者过度敏感。孩子在幼儿园遇到的社交场景,其实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也是孩子们锻炼的机会。
当然,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是快乐的、受欢迎的。
Q
性格好、受欢迎的孩子,怎么培养出来的?
我感觉,人的性格和气质,有一部分是天生的,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后天对孩子的培养,如果方向对了,就可能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关于孩子受欢迎,
我认为受欢迎不等于孩子要讨好他人。没人愿意自己的孩子是讨好型人格,因为一味讨好并不会换来什么,除了不断内耗。受欢迎,也不是指孩子到哪里都是焦点。
孩子受欢迎,我们希望的是:孩子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而受人尊敬和喜爱。
人格魅力听起来是很大的概念,但是细想一下,应该包括:自信、有同理心、充满善意、有好的社交能力。
Q
那如何培养这些特质,让孩子成为性格好、受人欢迎的人呢?
每个孩子的个人特质不同、年龄不同,引导的方向应该都会各异,但有一些育儿的底层逻辑是相通的,比如,家长在育儿过程从小重视以下几个方向,也许可以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成为受人欢迎和尊敬的人。
01
鼓励孩子的社交能力
有的孩子天生内向、害羞;有的孩子天生外向、强社交型;这些都没有问题,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改变或者强求孩子改变。
但在育儿过程,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能力。比如,
让孩子学会交流,教孩子如何与人开始和保持一些对话,如何积极倾听,以及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
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鼓励孩子参加一些需要轮流玩、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或者运动。
02
为孩子创造社交的机会
根据年龄不同,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些合适的社交机会。比如在幼儿园时期,可以有意识地为孩子组织玩伴一起玩。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比如到了小学高年级,可以试着让孩子接触各类社交场合,做好基本监护前提下,允许和鼓励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孩子,并建立友谊。
03
帮助孩子建立自信
自信的孩子,常常会让人眼前一亮。
平时,我们多鼓励孩子努力的行为和过程,帮助建立自信。另外,根据孩子年龄不同,在孩子能力范围内,允许他们做一些自己的决定。同时,也要重视孩子韧性的培养,主要是关于如何面对挫折或失败。
关于如何培养自信的孩子,更多可以看:
04
引导同理心和善意
根据孩子的理解能力,多与孩子讨论情绪,比如讲讲自己的内心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是如何影响他人的感受。讨论过程,可以借助合适的绘本童书或者故事。
平时鼓励孩子做一些小小的、能力范围内的、带有善意的事情,帮助他人。
平时让孩子懂得感激,如果得到他人的帮助、鼓励,哪怕是自己的父母,也要懂得及时表达感谢和珍惜。
图源:Pixabay
05
鼓励礼貌行为、好行为
平时鼓励孩子习惯用礼貌用语,比如习惯说“请”、“谢谢”、“抱歉打搅一下”等常见礼貌用语,并要让孩子明白用这些词语的重要性。
从小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隐私及物权。
06
教会孩子处理矛盾或冲突
比如,在家的时候,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进行角色扮演,教导孩子如何合适地解决与朋友和伙伴之间的矛盾。
另外,也要教会孩子懂得知错就改、勇于道歉,做错没什么,下一次尽量不错就很好。当然,教会孩子懂得宽恕、而不是得理不饶人,也很重要。
07
观察孩子的社交活动
进行必要的引导
平时可以注意观察孩子与其他孩子的相处行为,必要时给予一些引导。比如,可以试着和孩子讨论,在社交活动中,哪些做得很棒,哪些可以做得更好些。
08
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支持
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信任关系、让孩子感受到爱,这些是孩子有良好社交行为的坚实基础。
在家里,要允许孩子自由地表达他们的社交经历,而不用担心被父母批评或被他人评价好或坏。
09
尽量减少或避开负面的影响
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但其实非常重要。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现在的孩子可能相对更容易接触到各类网络信息。我们需要留意孩子的线上活动,要注意帮助孩子筛选适合孩子的、健康的网络内容。
另外,如果发现孩子有参与或者被霸凌的迹象,要及时介入,并积极参与解决。必要时,应与学校、老师等一起合作来帮助孩子。
图源:Unsplash
上面的9点其实都属于一些底层逻辑,对各年龄段孩子都有普适性,只是不同的年龄的孩子,根据语言和理解能力,我们的具体引导内容会有一些差别。
另外,不论孩子几岁,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是一个性格好、受人尊敬和欢迎的人,自然也离不开家长自己的以身示范,比如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善良、通理性、尊重他人等行为。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