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幼儿园小班的十六个音乐活动内容
一、歌曲演唱类
1. 《小星星》
活动准备:星星形状的闪卡、手铃。
活动过程:教师先播放轻柔的《小星星》伴奏,拿着星星闪卡,引导幼儿认识星星,再逐句教唱歌曲,唱到“一闪一闪亮晶晶”时,让幼儿摇晃手铃,感受节奏,最后集体完整演唱。
2. 《两只老虎》
准备:老虎头饰、画有老虎的图片。
流程:教师戴上老虎头饰,模仿老虎动作引出歌曲,教幼儿唱时,指着图片上老虎的不同部位,如眼睛、耳朵等,让幼儿直观理解歌词,分组比赛唱,看哪组唱得更响亮、更整齐。
3. 《小兔子乖乖》
材料:兔子玩偶、大灰狼手偶、小房子道具。
步骤:教师用玩偶表演故事,边演边唱,引导幼儿熟悉旋律,之后教唱,幼儿分角色扮演小兔子、兔妈妈和大灰狼,唱相应的歌词,增强趣味性,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4. 《我爱我的幼儿园》
物品:幼儿园场景图片、自制小话筒。
做法:教师展示幼儿园图片,介绍图片里的滑梯、教室等,带着感情范唱,邀请幼儿拿话筒跟着唱,唱完一句鼓励幼儿说说爱幼儿园的哪里,加深对歌曲的喜爱。
二、音乐游戏类
5. 《抢椅子》音乐版
准备:比幼儿人数少 1 的椅子、欢快音乐。
玩法:将椅子围成圈,播放音乐,幼儿围着椅子走,音乐停立刻坐下,没抢到椅子的幼儿表演一个小节目,如唱一句学过的歌,然后减少一把椅子继续游戏,锻炼幼儿反应能力。
6. 《木头人》音乐改良版
道具:轻柔音乐。
过程:播放音乐,幼儿自由活动,音乐一停,教师喊“木头人”,幼儿立刻定格不动,教师检查谁的姿势最有趣、坚持最久,给予奖励,培养幼儿自控力,同时感受音乐起止。
7. 《击鼓传花》音乐版
材料:小鼓、毛绒玩具花、一段节奏明显的音乐。
操作:幼儿围坐成圈,播放音乐的同时教师击鼓,幼儿依次传递花,鼓停音乐止,花在谁手里谁就站起来唱首歌或跳个简单的舞,提高幼儿参与度。
8. 《音乐拼图大挑战》
准备:剪成几块的动物拼图(如小猫、小狗)、对应动物叫声的音乐片段。
游戏:教师播放一种动物叫声音乐,幼儿要迅速找出该动物拼图并拼好,拼得又快又准的幼儿获得奖励,强化幼儿对动物声音的辨别与动手能力。
三、韵律活动类
9. 《幸福拍手歌》
工具:自制幸福指示牌(如拍手、跺脚、点头等图案)。
开展:教师先按节奏边唱边示范动作,展示指示牌,幼儿跟着音乐,看到牌子做相应动作,唱到“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就一起拍手,感受韵律节奏带来的快乐。
10. 《开汽车》
道具:方向盘玩具、交通标志卡片。
流程:教师手持方向盘,模仿开汽车动作,播放节奏欢快类似汽车行驶声音的音乐,幼儿拿着小方向盘跟随,遇到“红灯”标志就停车,“绿灯”就前行,体会韵律与情景结合。
11. 《小熊跳舞》
准备:小熊头饰、简单舞步提示图。
活动:教师戴头饰示范小熊跳舞的憨态动作,如扭扭腰、摆摆手,幼儿戴上头饰,跟着音乐节奏,参照舞步图一起跳舞,提升身体协调性。
12. 《蝴蝶飞飞》
材料:彩色丝巾(当翅膀)、轻柔的“蝴蝶飞舞”音乐。
玩法:给幼儿发丝巾,教师引导幼儿挥舞丝巾模仿蝴蝶飞,音乐响起,幼儿根据音乐的舒缓、轻快,调整飞舞动作幅度,感受音乐变化。
四、乐器体验类
13. 《沙锤摇摇乐》
准备:沙锤、简单节奏图谱(如 X X | XX XX | )。
活动:教师介绍沙锤,示范按节奏图谱摇晃沙锤,发出沙沙声,幼儿分组,每组一套沙锤,跟着教师的指挥,一起为熟悉的儿歌(如《小星星》)用沙锤伴奏,感受乐器节奏配合。
14. 《铃鼓叮咚响》
道具:铃鼓、彩色飘带(系在铃鼓上增加美感)。
过程:教师手持铃鼓,边摇边唱简单歌曲,展示不同的敲击方式产生的声音变化,幼儿拿到铃鼓后,先自由探索声音,再跟着教师为歌曲《两只老虎》伴奏,体验乐器魅力。
15. 《三角铁的奇妙声音》
物品:三角铁、小铁棒、舒缓音乐。
步骤:教师在安静环境下轻敲三角铁,让幼儿倾听清脆声音,引导幼儿用小铁棒轻轻敲击三角铁边缘,配合舒缓音乐,如《虫儿飞》,按节奏敲击,营造宁静氛围,培养幼儿对音色的感知。
16. 《自制乐器音乐会》
材料:准备易拉罐(装豆子制成沙锤)、纸盒(绑上皮筋当小吉他)、塑料瓶(吹气发声)等自制乐器材料,以及欢快的合奏音乐。
做法: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制作乐器,完成后,分组用自制乐器跟着音乐合奏,激发幼儿创造力与音乐表现力,最后一起展示成果,享受音乐欢乐。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