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小妙招,培养孩子时间管理能力
在幼儿教育中,帮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就像为他们的成长送上一对有力的翅膀。接下来,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孩子开启时间管理的奇妙之旅。
1、认识和感知时间
幼儿对时间的概念比较模糊,我们可以把抽象的时间变得具体形象。比如,利用绘本《老狼老狼几点了》,孩子们在有趣的故事和游戏中,初步认识整点。还可以准备一个带指针的大时钟,每天和孩子们一起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走动,告诉他们时针走一格是一小时,分针走一圈是一小时。像午睡起床时,就可以说:“宝贝们,午睡时间时针走了两大格,我们睡了两个小时哦。”通过这样日常又生动的方式,孩子们对时间有了直观的感受。
2、给孩子设定一个期限
当孩子们画画或者玩玩具时,给他们设定一个合理的时间期限。比如玩拼图游戏,可以说:“宝贝,我们来挑战在10分钟内完成这幅拼图,看看你能不能做到!”一开始,孩子可能对10分钟没什么概念,但几次之后,他们会慢慢感知到这段时间的长度,逐渐学会在规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完成任务。如果孩子提前完成,要及时给予表扬:“哇,你太厉害了,比10分钟还快,奖励你一个小贴纸!”让孩子在挑战中建立时间观念和成就感。
3、从最简单的守时习惯开始培养
每天固定的活动,如早餐时间、游戏时间、午睡时间等,都要严格遵守。早上8点是早餐时间,不管孩子前一晚睡得有多晚,早上到点了,就温和而坚定地叫孩子起床吃早餐。坚持一段时间后,孩子的生物钟就会适应,到点就会自然地做好相应准备。有个小朋友以前早上总是赖床,经过一段时间规律作息的培养,现在每天早上一到7点半,就会自己睁开眼睛,乖乖起床准备吃早餐。
4、用一句话提醒孩子“现在是做……的时间”
这句简单的话,在帮助孩子时间管理上非常有效。当到了户外活动时间,老师就可以说:“小朋友们,现在是户外活动的时间,我们一起去操场玩耍吧!”晚上睡前,家长可以说:“宝贝,现在是睡觉的时间,让我们一起躺在床上,听个温馨的睡前故事,然后进入甜甜的梦乡。”通过这样反复的提醒,孩子能清晰地知道每个时间点该做什么,逐渐养成良好的时间习惯。
5、将事情分轻重缓急
和孩子一起制定每日计划时,引导孩子区分事情的重要程度和紧急程度。比如,完成作业和看动画片,完成作业是重要且紧急的,要先完成;而看动画片可以放在完成作业之后,属于不那么紧急的事情。在幼儿园里,每天下午会有自由活动时间,老师可以引导孩子先整理好玩具,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因为整理玩具是保证教室整洁有序的重要事情,只有做好这件事,才能更好地享受自由活动时光。
6、警惕被浪费的休息时间
很多时候,休息时间很容易被浪费。比如孩子睡前可能会在床上翻来覆去玩很久,早上起床后可能会磨磨蹭蹭。我们可以帮孩子建立一个固定的睡前和起床流程,缩短这些被浪费的时间。睡前半小时,就开始进行安静的活动,如洗漱、阅读绘本,然后关灯睡觉;早上起床后,快速穿衣洗漱,避免拖沓。这样孩子既能保证充足的休息,又能养成高效利用时间的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耐心引导和不断实践。相信通过这些方法,孩子们能在时间的长河里,有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茁壮成长!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