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儿户外情境体育游戏中教师的支持策略——以攀爬区“超级玛丽”为例
摘要:游戏不是教学,不需要教师去“导演”和指挥,课程游戏化的理念为我们指明了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方向。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为了满足幼儿走、跑、跳、钻、爬等动作发展需要,我园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践研究,发现教师的组织方式依然存在幼儿排队等待时间长、游戏形式单一、游戏目标不明确、忽视规则及秩序要求等问题。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户外情境;攀爬区
在游戏中,教师是引导者,是支持者,也是合作者。游戏过程中教师支持策略的科学与否,决定着幼儿发展水平的高低。因此,游戏中教师的介入时机、支持策略要适宜得当。下面以大班幼儿户外情境性体育游戏“超级玛丽”为例,探索教师的有效支持策略,以期推动幼儿游戏的持续性发展,使幼儿从“模仿学习”走向“探索学习”,从“被动运动”走向“主动运动”。
一、“超级玛丽”的由来——及时关注,捕捉价值点
作为教师,应努力加强自身“善于捕捉幼儿兴趣”的意识,拥有一颗细致观察幼儿的心和一双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眼睛。
1.
观察入微,及时捕捉
户外活动时,晨晨在大树下发现了一个悬挂在树杈中间垂下来的“小房子”,他双手做喇叭状,放在嘴边大喊:“快来看呀,这里一定有宝物。”喊声引来了浩浩,浩浩踮起脚尖试着朝“小房子”里张望,但还是看不到。晨晨上前说:“我来,看我的!”说完,他纵身向上跳,试图伸手去够“小房子”里的“宝物”,跳了一次又一次,但始终没有成功,反倒惹得旁边的浩浩哈哈大笑:“哈哈,你像‘超级玛丽’一样。”幼儿不经意的发现,游戏主题便初具形态。此时,教师在旁静静观察,试图从中寻找游戏推进的价值点。
2.
分析到位,有效生成
游戏中的观察不仅仅是观察,还是对幼儿发展情况的分析,明晰幼儿游戏水平,了解幼儿游戏兴趣和兴趣持续时长,以及有无进一步的情境生发等一系列问题的认知来源。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对身边感兴趣的事物能够进行大胆的联想,并加以模仿。当幼儿有了新的游戏愿望和创造表现时,教师应抓住契机,适时引导,促进情境游戏的生发。
3.
组织谈话,引发兴趣
回到活动室后,教师组织幼儿共同回忆刚才户外活动中的新发现。浩浩第一个举起了手,说:“刚才我们发现树上有个‘小房子’,晨晨想要够里面的‘宝物’,就像‘超级玛丽’一样往上跳啊跳。”教师问:“‘超级玛丽’是谁?有人认识吗?”依依说:“我看见爸爸在手机上玩过,好像还有蘑菇什么的。”“超级玛丽到底是什么人物,有什么本领,我们一起到一段小视频里去找找答案吧!”于是,教师组织幼儿观看了一段关于“超级玛丽”的小视频。通过观看视频及谈话,幼儿知道了玛丽会吃蘑菇增加能量,会收集金币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对角色的认知越来越清晰,游戏情境也越来越明确,新的户外情境体育游戏“超级玛丽”应运而生。
二、“超级玛丽”的开展——师幼共创,双向同发展
1.
选择适宜场地
许多专家建议将户外场地空间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以满足幼儿不同的运动需求,还可以减少冲突,提高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园巧妙开发自然环境,将小树林与幼儿的活动场地相结合,因地制宜地将空间设计成了多个运动区域。以攀爬区为例。幼儿园南围墙旁的山坡场地宽阔,安置了大型运动器材,两米高的攀爬网、网下吊环、原木桶,以及草坪上的香樟树、桂花树,构成了一片五彩缤纷的小世界,非常适合幼儿开展情境性体育游戏。
2.
投放适宜材料
材料能够拓展幼儿的学习,也能支持幼儿游戏向更高水平发展。大班幼儿对现有的体育器材玩法已经游刃有余,如何拓展原有器材的玩法,教师的支持尤为重要。饭后户外散步时间,教师组织幼儿来到了山坡上,将“如果你是‘超级玛丽’,在这里你会怎么玩”的问题抛给幼儿。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追随幼儿的需要,教师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健康领域关于5—6岁幼儿“能以手脚并用的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网等”的目标,在香樟树上悬挂软梯,爬网下面铺设软垫,在远处的轮胎与山坡的高点处架设竹梯,为幼儿提供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创设了丰富的游戏情境。根据对“超级玛丽”的认识,幼儿自主设计胸饰卡片,区域活动中制作了金币、蘑菇、帽子等道具,在师幼共同参与准备材料的过程中,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情境游戏的兴趣。
3.
自主商议玩法
幼儿与同伴自主商议情境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教师鼓励、支持幼儿的自主尝试,充分挖掘幼儿的运动潜能和主体精神。在“超级玛丽”情境游戏中,幼儿自由结伴,自主设计并记录下一条条“通关”路线,将“获得金币与蘑菇数量多获胜”的规则贯穿情境游戏始终。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活动,充分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这对培养幼儿的独立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三、“超级玛丽”的推进——适时干预,维持游戏
1.再现过程,分享经验
在每个运动区域旁边均设有一块展示牌,主要用于呈现当前开展的游戏情境内容,以及幼儿自主绘制的游戏玩法。当幼儿在游戏中产生新的玩法时,可自主添加在展示牌上,教师会将幼儿记录的新玩法用相机拍下来,回到活动室后请幼儿为大家讲解新玩法,通过交流分享,为幼儿下次参与区域运动积累经验。
2.巧妙引领,维持游戏
《发展适宜性游戏:引导幼儿向更高水平发展》一书中写道:“当你有意识地参与其中,想要提升儿童的认知技能,与同伴互动的能力或是角色扮演的能力时,你需要为他们的学习提供支架,这样他们才能得到最佳的发展。一旦儿童达到那个发展水平,成人就要退出游戏,让儿童自己玩。”攀爬区中的“超级玛丽”情境体育游戏如火如荼地开展了一段时间,但依然有幼儿规则意识薄弱,需教师反复提醒。如此情况,教师若直接干预,则会影响幼儿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对其他幼儿的关注也会造成一定影响。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将幼儿游戏活动时有序活动或追逐打闹等情景拍摄下来。
回到活动室后,大家一起回顾游戏体验,并观看活动视频,有幼儿说:“老师,阳阳和睿睿不遵守纪律。”阳阳和睿睿的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教师问:“阳阳、睿睿,你们当时在干什么呢?”阳阳说:“我的袋子里已经装了好多蘑菇了,我不想再去装了。”从幼儿的话中可以看出,游戏进行到现在,他们的兴趣在慢慢减退。此时,教师如何帮助幼儿推进游戏的持续开展呢?作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通过向幼儿提出挑战,促进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游戏和社会性协商。同时,教师对攀爬区活动区域进行了再次审议,发现可以进一步拓展攀爬区场地,并进行场地划分,设置游戏情境难度关卡,增加小贴纸奖励,以拓展游戏空间、丰富游戏情境,多元的挑战方式让游戏变得更具吸引力。
结语:
总之,户外情境性体育游戏的开展,需要教师的持续细致关注。追随幼儿的游戏进程,及时审议活动场地、游戏材料,适时加以调整,才能促进幼儿的游戏向更高层次发展。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