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幼儿一日活动:下午户外补充上午自主游戏
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在上午是不够的,所以与老师们研讨又调整出来半个小时的户外活动。
最初,我们的户外活动主要依赖省编教材上的体育活动。那时,老师们基本是按部就班地按照教材上的活动流程开展,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
究其原因,一方面不知如何更好地开展,省编教材便成了最可靠的“指南”;另一方面,传统的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只要遵循既定的教学方案,就能保证教学的有序进行。
在这种模式下,活动虽然能够顺利开展,但总是缺乏一些灵动与活力。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多的是被动地参与,按照老师的指令完成动作,缺乏自主探索和创造的机会。
当时的我们,单纯地认为只要让孩子们走出教室,到户外尽情玩耍,活动一下身体,比一直在教室里要好得多,孩子们开心,我们也觉得完成了任务。这时候,我们关注的仅仅是活动的形式,认为只要有户外活动这个形式,就达到了目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幼儿园面临着严峻的招生现状。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如何吸引家长的目光,成了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发现男幼师在幼儿教育中有着独特的魅力,他们的存在能吸引家长的关注。于是决定充分发挥男幼师的优势。
男幼师们积极投入到户外活动的组织中,开展阳光男团体能训练。这一举措,不仅成功吸引了家长的目光,更重要的是,为孩子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男幼师们充满活力和阳刚之气的教学风格,让孩子们在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他们与孩子们互动时的热情和独特方式,让我们看到了不同性别教师在幼儿教育中的互补性。从这个时候起,我们开始意识到身边资源的重要性,也逐渐从忽视资源利用转变为积极挖掘资源。
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我们的户外活动逐渐走向自主活动阶段。如今,这学期的下午户外活动,变得丰富又多彩,孩子们自主乐开怀。
一下楼,便能看到孩子们在各种活动中尽情享受。大三班的孩子们在玩砸沙包,被砸的小朋友灵活地躲闪着,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紧张与兴奋交织的神情;有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玩跳皮筋,欢声笑语回荡在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大二班的小朋友们在自由练习跳绳,有跳一下就卡绳的,有跳很高的,有一个一个跳的,也有连续跳好多个的,还有倒着跳的。
此时的老师们,不再像以前那样手把手地教或者一味地示范,而是很放松地在一旁讨论孩子们的表现,偶尔也参与到跳绳的队伍中。还有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跳大绳,大家配合默契,其乐融融。
从依赖教材到自主创新,这一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在摆脱对教材的依赖过程中,老师们经历了迷茫与困惑,但也正是在不断地尝试和实践中逐渐找到了方向。
老师们开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以及幼儿园的实际场地和资源情况,自主设计活动。例如,在设计体能训练活动时,男幼师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结合孩子们的体能发展水平,参考《指南》,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利用现有的游戏材料,设置了各种有趣的挑战项目,如攀爬、跳跃、平衡等。这些项目既锻炼了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又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在自主活动中,老师们更是鼓励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属于自己的游戏玩法。这种自主创新的理念,不仅让户外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培养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和自主能力。
从关注活动形式到关注幼儿体验,这是一个教育理念的重大飞跃。过去,我们只是简单地追求让孩子们有户外活动的机会,而现在,我们更加注重活动的多样性和幼儿的自主性。
我们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和需求。在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砸沙包、跳皮筋、跳绳、跳大绳等,我们不再过度干预孩子们的行为,而是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去探索和尝试。
就像在跳绳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由练习,尝试不同的跳绳方式,他们在不断地失败和成功中积累经验,获得成长。我们关注的是孩子们在活动中的体验,他们是否开心、是否有所收获、是否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这种关注幼儿体验的理念,让我们的教育更加贴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真正享受到了快乐和成长的乐趣。
从主导教学到引导支持,教师角色的转变为孩子们的自主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孩子们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现在,我们的教师更加注重引导和支持孩子们的学习。
在户外活动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而是孩子们的伙伴和支持者。老师与孩子们一起参与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孩子们的表现,并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回顾这段历程,教师理念的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下午户外活动的变化,更是整个幼儿教育生态的优化,时间不语,但老师们的理念从自主游戏已经慢慢渗透到幼儿园的一日活动当中。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