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宝宝这件事做好了,真的对“消化吸收”有帮助哦!

宝宝这件事做好了,真的对消化吸收有帮助哦!

说到参与消化吸收的器官,不少家长的第一反应是胃、肠道。

其实,口腔才是消化道的起始部位。

食物进入口腔后,被咀嚼、碾碎、混合成食团;经过咽部进入食道,通过食道蠕动进入到胃,在胃部肌肉的收缩及胃液的分解下进一步加工溶解;然后进入肠道,在肠道的蠕动及各种消化液的帮助下,再次分解。

在这个过程中,消化道会吸收各种营养成分供人体利用,不能吸收的食物残渣则以大便的形式排出体外。

由此可以看出,消化吸收的第一步是咀嚼。牙齿切断、磨碎食物,并通过舌的搅拌,使食物与唾液充分混合,从而方便吞咽,发挥初步消化的作用。(举个例子,吃馒头、吃米饭时会觉得越嚼越甜,就是唾液淀粉酶的作用,能够把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我们常常说,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也是基于这个道理。细嚼慢咽能让食物被充分地嚼碎,增加食物的表面积,充分发挥口腔的消化作用,从而减轻肠胃负担。

此外,细嚼慢咽还能通过延长咀嚼时间,让人适时感到吃饱,从而防止过量摄入食物。

如果宝宝的咀嚼能力跟不上,没有将食物嚼碎就咽下去,肠胃又无法把食物磨碎,就很容易导致大便中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颗粒,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

食物嚼不动、嚼不烂,还可能会引起宝宝挑食、偏食,影响营养的均衡摄入,最终都不利于生长发育。



从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可以看出,我们能控制的环节只有咀嚼。但这一环节恰恰是最容易被忽略的。

咀嚼虽然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动作,却并不简单。每完成一次咀嚼,需要舌头、口腔、牙齿、面部肌肉等默契配合,各咀嚼肌有顺序地收缩,才能使下颌向上、向下、向左、向右、向前运动,上排牙与下排牙相互接触,由此产生压力,才能顺利磨碎食物。

所以,咀嚼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需要后天长期、持续地练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食物的硬度、粗糙程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有的家长觉得宝宝还小,没出牙或牙齿长得少,吃硬的食物可能会嚼不烂、噎着、呛着、不好消化,所以辅食做得又细、又软、又稀。加上现在辅食机的普及,辅食加工变得更容易,蒸煮打泥不在话下,也更容易加工过度。

但是,长期吃软烂的食物,宝宝几乎不用费力嚼,自然没有机会学习咀嚼,咀嚼能力也就逐渐落后了。

想要锻炼宝宝的啃咬、咀嚼能力,一是要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不断调整食物性状。牙床和舌头都能起到挤压、咀嚼的作用,千万不要因为宝宝还没长牙或牙还没长齐,就放弃了锻炼咀嚼能力的好机会。

二是可以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提供一些功能性食物。如果是小月龄宝宝,可从用咬咬乐吃水果开始,还可给他用手抓握的、直径大于口唇的大馒头等,锻炼啃咬咀嚼。宝宝吃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在一旁同时咀嚼食物,用稍微夸张一点的动作为宝宝示范。

如果是两三岁的宝宝,就可以多咀嚼一些韧性食物了,比如红薯干、牛肉干等。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