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教育为什么要支持孩子独立和自由?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来解读!
“永远不要帮助孩子完成他认为可以成功的任务”。
——蒙台梭利
森林学校非常注重保证孩子的自由,跟随孩子。同时,也非常注重年幼孩子在各种功能上的独立。
这些功能包括:身体独立性、使用身体的能力、大肢体动作和各种精细动作、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等。
正如蒙台梭利所说:“Independence is not the
Holy Grail. Young children need functional independence.”(“独立不是圣杯,年幼的孩子需要功能上的独立。”)
我们需要保持和尊重自己的耐心,合理评估自己的期望,看见和支持孩子们追求独立的努力,而不是一举代劳。
很多时候甚至会创造机会让孩子参与各种培养独立的活动。为什么森林学校坚定支持孩子独立和自由呢?
因为这是孩子人格和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需求。我们从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可见一斑。
埃里克森将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
在每个阶段,个人都需要面临、并克服新的挑战。每个阶段都建立在成功完成较早的阶段任务的基础之上。其中学龄前阶段占了三个阶段,分别是婴儿期(0—1.5岁)、幼年期(1.5岁—3岁)、学龄前期(3-6岁),分别对应信任与不信任、自主感对羞愧感、主动感对内疚感三个不同的心理发展时期。
1、幼年期
幼年期主要对应学步期孩子。
在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可以独立行走,拥有了基本的行动能力。伴随肢体能力的跨越式发展,孩子的心理也在迅猛发展。
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自主性极大增强。孩子在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就是尽力摆脱他人帮助。
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很多时候都会想要自己完成某件事情并反对成人直接帮助。如果发展顺利,不仅可以极大增强孩子们的各项能力,培养独立意识,促进心理发展,还能让孩子建立基本的自我控制。
在这一阶段,成人应该支持和鼓励孩子独立探索和完成事情,即使对于孩子当下的能力来说十分困难。
只要孩子完成了这一阶段的任务,不断独立,才能形成正向品质—意志,扫清发展障碍—怀疑,缺乏信心。这也是人自信发展的基石。
因此,可以说,没有独立与自主,人格中的自信就如树根没有扎进土里,无法成长。
成人也需要根据具体事务掌握一个“度”,避免多度放任影响孩子社会性发展,又要避免因过度干涉和协助导致孩子产生自我怀疑和各种冲突。
2、学龄前期
学龄前期主要对应3-6岁的学龄前孩子。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不仅拥有良好的行动能力,也具备了基础的认知能力。
孩子在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主动探索,形成主动性,形成自信。
孩子有强烈的对外探索的欲望,会积极主动的了解和探索外在世界,尝试各种事物和材料。如果孩子们的各种主动行为得到支持和鼓励,这将为他未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
成人如果在这一时期阻止孩子的各种主动探索,会让孩子逐渐丧失自信,这使他们倾向于服从他人安排,而丧失了主动创造、完成事务的动力。
因此,成人需要给予孩子自由,跟随和尊重孩子,让孩子的主动性发挥作用,决定、操作、承担各种活动和事情,并给予充分的支持和鼓励,既能不断增强孩子各方面技能、认知、思维等显性特质的发展,又支持了孩子的心理和人格等隐形特质的健康成长。
这是森林学校从小支持、鼓励、培养孩子自我帮助的能力和给予他们的自由的根本原因。
因为这是孩子们人格和心理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养分”,不可或缺,不可剥夺。反之,会形成发展障碍,影响孩子后期的身心健康。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