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儿童传染病进入流行季节啦!快来看看!
每年春夏之交,一种让家长担忧的疾病总会悄然来袭——手足口病。这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特征性皮疹为标志,多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感染。
最近幼儿园班级群里频繁出现“请假通知”,不少孩子突发高烧、手脚长疹子,原来是手足口病在作怪!5-7月正是手足口病高发期,如何识别早期症状?怎样科学防护?这篇干货赶紧收藏转发!
一、手足口病≠普通感冒!
3大典型症状要警惕
发热:体温可达38℃以上
口腔疱疹:口腔黏膜出现溃疡、疱疹,孩子常因疼痛拒绝吃饭喝水
皮肤红疹:手、足、臀部出现疱疹
二、传染性极强!
01主要元凶
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其中柯萨奇病毒(Coxsackievirus,CV)、埃可病毒(Echovirus)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EV71病毒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罪魁祸首”,值得特别关注。
0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多样且容易实现,主要的传播方式为密切接触传播,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粪便、疱疹液、鼻咽分泌物、唾液及接触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物品或环境而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如咳嗽、打喷嚏等;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三、预防胜于治疗!
记住6个“关键动作”
01
接种疫苗
虽然接种EV71疫苗不能预防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但可有效预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和其他相关疾病,减少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发生。为尽早发挥保护作用,鼓励儿童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
02
保持手卫生
良好的手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儿童在触摸公共物品后、外出游玩回家后、进食前、如厕后,以及家长和看护人在回家后、加工食品前、更换尿布或处理被粪便污染的物品后,应用七步洗手法清洁双手。平常可用肥皂水或洗手液洗手,接触病人及污染物后应选择合适浓度的含氯消毒剂洗手。
03
减少聚集
人群聚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手足口病,建议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04
环境通风
密闭公共场所和居室要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05
清洁消毒
接触频繁部位、日常用品和儿童玩具定期清洁和消毒;奶具、餐具等要煮沸消毒;衣物、被褥经常在太阳下晾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06
避免接触患儿
尽量不要与患儿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等,防止交叉感染。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