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幼宝宝自我效能感
1岁左右小宝宝,吃饭绝大多数都会乱七八糟,撒得一地都是;没有耐心的养育者会抢过来,直接喂孩子;
有耐心的养育者,他们会给孩子空间,因为他们知道相比干净整洁,培养小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自主性更为重要。
3岁左右的娃,每次都要喊,“我来,我来”, 你又不会,你弄不好 vs 你来,妈妈教你,
显然后者更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6岁入读一年级,开始学写字,大吼大叫“教了这么久怎么写这么丑?“ 吼叫的妈妈其实是不懂,写字是需要手指的灵活性和手部的肌肉力量,
倘若孩子前面5-6年,并没有做过足够的手工,粘土,乐高等游戏,那你又怎么忍心一上来就责备娃的字写得丑呢?
开始上一年级,开始吼,怎么你就不能自己按时写作业呢? 请问幼儿园中班,大班的时候,父母有引导孩子养成回家完成点小任务的习惯吗?
吼叫的背后,是没有耐心;
没有耐心的背后,是不懂养育的底层逻辑。
愿为人父母者,都能多一些耐心,做一个智慧的父母,更好的引领孩子的成长。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