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中国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而不自知

“双减”的本质是筛选,一减不优秀的孩子,二减不重视教育的父母。

那些资质平庸的孩子,如果再被父母放任自流,溺爱娇宠,早晚会沦为时代的弃儿。

“双减”减去了作业量,减去了课外补课,同一班级的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就会拉开不一样的差距。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管与不管,结果完全不同。

中国式溺爱
养废多少孩子
就在上个星期,一个家长投诉班主任布置太多作业。
“双减就是给孩子减负的,我家孩子回家后还要写作业,都没时间玩耍了。”
班主任很无语,同样的作业量,班里大多数学生都能在放学前完成,就她孩子拖拖拉拉不好好写。
本想让家长提高孩子的自觉性,谁知道对方先告状,把责任全推到老师身上。
这个家长是校长室的“常客”了,之前孩子成绩退步她就要求换老师,孩子不想上学了她就给孩子办休学……
班主任说:“现在都双减了,父母再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
中国父母最大的特点,就是溺爱而不自知。
舍不得孩子受读书的苦,所以在学业上从来睁只眼闭只眼;
舍不得孩子受生活的累,所以什么家务事务都不用孩子做;
舍不得孩子受教育的严,所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总是纵容。
父母对孩子的爱毋庸置疑,但过度的爱就成了纵容,成了偏袒,成了伤害。
莎士比亚说:“因为容忍祸根乱源而不加纠正,危险已是无可避免。”
最大的危险,莫过于父母亲手为孩子、为自己埋下的祸根。
安徽街头,10岁男孩因妈妈不给买玩具而对妈妈拳打脚踢;
河南信阳,23岁男子父母过度溺爱,活生生饿死在家中;
浦东机场,24岁留学生因母亲给的生活费不够而当场捅死母亲……
在父母的过分溺爱下,失去了自理和生存能力的孩子,最终也输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
父母避谈惩罚
耽误多少教育
李玫瑾教授曾经分享一个少年强奸犯的案例。
那个强奸犯说:“我爸对我可好了!9岁那年,我强奸了邻居的小女儿,被公安机关教育,父亲第一时间就帮我摆平了,后来我参军回来,他又第一时间给我找了工作。”
而父亲只是对儿子说:“儿啊,我只能为你做到这些了,其他的做不了啊。”
李玫瑾评价:“这位父亲,从来没给孩子灌输过正确的观念。”
儿子已经走上犯罪的道路,父亲不去教育反而帮忙摆平,只会让孩子觉得:
我这么做是被允许的;
不管我做了什么事,父亲都会帮我摆平。
不管,就等于不教;不罚,就等于纵容。
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父母,舍不得惩罚孩子,也不容许他人惩罚。
小时候扰乱课堂的孩子,长大后可能经常闯祸;小时候目中无人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摔大跟头;小时候殴打同学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蹲号子……
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自然会替你狠狠教育他。
知乎上有人提问:到底怎么样的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点赞最多的回答是:“该打打,该骂骂。”
并不是说,教育孩子只能靠打骂,而是父母要坚持原则,该管就管,该教就教。
不能无底线地惯溺孩子,让孩子太过自我,不懂规矩,不分是非。
必须在孩子的自我意识尚未成熟时,让他知道敬畏,必须在孩子的自觉行为尚未形成时,让他守好规矩。
没有天生的优秀孩子
只有后天恰到好处的管教
溺爱式教育,放任式教育,只会助长孩子性格中不好的部分。
教育孩子就像种树一样,不仅给幼苗阳光养分,还要在它长出旁枝偏杈时及时修剪,在它出现破损时耐心捉虫,偶尔给它风雨助它强大。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曾说:“我们对儿童所做的一切,都会开花结果,不仅影响他的一生,也会决定他的一生。”
没有天生优秀的孩子,只有父母恰到好处、长期坚持的管教。
月初,北京地铁一则视频上了热搜。
视频中,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踩在座椅上,手拉着吊环,晃悠悠地荡秋千。
 
 
家长就坐在一旁看着,既没有制止,也没有批评教育。
不禁想起在知乎上一位博主的文章。
她看到了地铁上的一家三口,女儿想站在座位上去够扶手的手环,被妈妈制止了,告诉她:“你站在座位上,座位就脏了,脏的座位你还想坐吗?”
女儿摇头说“不想”,妈妈就接着说:“对啊,那别人肯定也不想,所以我们不能站在座位上。”
女儿被说服了,乖乖地坐在妈妈旁边等到站。
不一样的父母,就有不一样的孩子。父母的教养方式,决定孩子未来的高度。
复旦大学的钱文忠教授,在某次演讲中说: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必须管教,必须惩戒。一味以爱的名义让步,是对他最大的不负责。”
教育需要严格的力量,孩子需要正确的管教,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负责起来!
“双减”当下
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
因此,在后双减时代,家庭教育变得尤为重要。
在学校,老师主要保证孩子“学到多少知识”。而在家庭,父母就要保证孩子“成为怎样的人”。
课外补课少了,校外时间多了,家长不能再当甩手掌柜,也不能再错用教育方式了。
有管,有教,有罚,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牢记这3条管教孩子的原则:
1.言传身教的原则
父母是孩子最直观的教科书,你希望孩子有怎样的表现,自己就要先做到。
孩子坚强的意志、优秀的习惯、强大的适应能力、良好的品行等等,都是受父母影响而形成的。
对孩子提要求,不如先对自己提要求,效果会更好。
2.相互尊重的原则
管教孩子离不开惩罚,但只有惩罚没有管教的教育是有害的。
我们要用理性来教孩子,,该给自由的时候就给自由,该给严肃的时候就要严肃。
严格管教,要他进步,也是对孩子的尊重。
3.奖罚分明的原则
没有惩罚、没有权威,就没有规则,没有进步。
给孩子立规矩一定要趁早,这个过程可能会一波三折,但只要父母坚持奖罚分明,孩子就能执行下去。
只有小错管了、惩罚了,才能在未来不犯大错。
双减以后,拼的就是父母的认知、规划、监督、管教的“软实力”。
《管子·修权》中有这么一句话: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生之计,莫如树人。
先让孩子学会做人,比孩子成为学霸更重要。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