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人民日报:9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父母必看!
调查显示,
50%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
多数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
人民日报公布了
「9个最重要的家庭教育观」
家有孩子的,一定要看看。
 01 
父母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隔代育儿是一个普遍现象,

但需要明确的是,

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是父母。

如果父母当了“甩手掌柜”,
可能会为孩子未来的人生留下隐患。
 

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也帮女儿带孩子,

但她事先和女儿说好:

 

孩子的第一责任人必须是父母。

父母和孩子亲近,

才能培养好的亲子关系。

作为姥姥,她只是来辅助他们,

没有再教育孩子的义务。

“我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和自己的爸妈亲。
假如有一天我进了坟墓之后,
我给女儿留下了一双不孝顺的子孙,
那就是我的罪过。”

在这种理念之下,

两个外孙被教育得很好。

 02 
拒绝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
 
暴力无论以什么形式出现,
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拒绝暴力是家庭教育的底线。
 
社会暴力的根源,在于家庭。
有研究表明,
在家里遭受暴力特别多的孩子,
社会犯罪率更高。
有犯罪行为的青少年,
他的原生家庭结构,往往都是有问题的。
 03 
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人格尊严
 
教育孩子的前提,
首先要保护好孩子的尊严,
这比纠结对错更重要。

维护孩子的尊严,教育才能达成效果。

 

作为父母,

不随意开孩子的玩笑,

不当众揭孩子的短,

不在公共场所打骂孩子。

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的点——

过分谦虚也会伤害孩子的尊严。

比如,当着孩子的面和别人聊天:

“我们家孩子不行。”

“比你家孩子差远了。”

这种对话,会给孩子造成负面影响,

降低孩子的自尊水平。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其实是在保护他的潜在力量。

最高明的教育,

让你的孩子知道,你以他为荣。

 04 
给予孩子选择的权利
《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
记录了一段对话:
 
妈妈问女儿:“你要哪种冰淇淋?”
女儿回答:“我想要香草的。”
 
“有巧克力的。”
“不,我要香草的。” 
 
“我觉得巧克力的更好一点。” 
“不,我就要香草的。” 
 
“你不应该要香草的。
我知道你喜欢巧克力的东西。”
“我现在就想吃香草的。”
 
“你怎么这么倔,真够怪的。”

 

在这个对话过程中,
妈妈一直试图否认女儿的感受,
试图将自己的判断强加在女儿头上。
她这样做,无疑是在告诉女儿,
你的想法是错的,你得听我的。
她对女儿的真实感受视而不见。
 
我们常说,不要把权利带回家。
夫妻之间是这样,对孩子也是一样。
如果什么都替孩子做选择,
孩子就无法找到自己的价值。
 05 
心理抚养,比物质抚养更重要
 
相比于只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生活,
有效陪伴、促膝交流等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
李玫瑾教授提出,
人的幼年需要心理抚养。
对孩子的心理抚养,
包括情感、性格、观念、尊重等,
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心理基石,
能够决定孩子一生的品格。
孩子不是突然变“坏”的,
在那之前,
问题已经堆积成了一座冰山。
“我曾经遇到许多无助甚至绝望的父母,
他们面对自己养大的孩子时,
突然发现孩子变得‘陌生与可怕’,
曾经非常乖巧的孩子突然变得狂暴,
当他们无奈地向我诉说孩子的问题时,
当他们把孩子领到我面前时,
我只有一个感受:为时已晚。
他们已经错过了心理教育的最佳时间。”
 06 
性格决定孩子的命运
成绩往往具有一叶障目的效果,
以至于很多家长都有一个误区:
智力决定命运。
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
能否考上名牌大学,
很少关注孩子的性格和品格培养。
 
真正决定命运的,是性格。
李玫瑾教授提出,
孩子的性格训练最好由父亲来完成。
孩子12岁之前,
父亲需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可以培养孩子坚持一项运动,
在运动中进行性格培养。
早年的性格一旦形成,会终身稳定。
等到20岁、30岁,
再想要改变已经很难。
 07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不要一味用“别人家的孩子”,
来贬低自己的孩子。
无论孩子多大, 
最能治愈他们的,
永远是父母的认可。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父母分三种:
第一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批评你;
第二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忽视你;
第三种是无论你做什么,他们都鼓励你。
毫无疑问,
所有的孩子都想要最后一种父母。
优秀的家长,更容易发现孩子的优点。
 08 
言传又身教,教子亦教己
 
很多教育问题,看似出在孩子身上,
但“根”在大人。
家长要学会跟孩子一起成长。

有个爸爸喜欢喝酒,

每天工作之前,

他都会去镇上的酒馆喝一盅。

一天,下着鹅毛大雪,

他和平常一样哼着小曲向酒馆走去。

走着走着,他总感觉后面有人跟着他,

回头一看,原来是自己年幼的儿子。

儿子顺着父亲的脚印跟了过来,特别兴奋:

“爸爸,这雪多厚呀,

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呢!”

儿子的话让他心里一震,

他想:

如果我去酒馆,

儿子会顺着我的脚印走,也会找到酒馆。

如果我去其他地方呢?

然后这个父亲就改变了路线,

走向了镇子尽头的图书馆。

自那以后,

这位父亲改掉了喝酒的习惯,

再也没有去过酒馆。

一个好父亲不是能赚好多钱,

而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做一个好榜样。

 

 

孩子不听我们的,他模仿我们。

父母的言传身教,

永远是最有力的教育。

 09 
不要让孩子替你实现梦想
真正幸福的人生并非千篇一律,
最好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成为他自己。
 
郑渊洁说,一个好的教育者,
应该用50种教育方式去教育一个孩子,
而不是用一种方法教育50个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点,
父母要做的,
是让柠檬更酸,让苹果更甜,
而不是把柠檬变成苹果。
孩子的全面成长,
离不开健全的家庭教育观。
请转发给家人,
让孩子成长路上少走弯路

来源:每日蒙台梭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投票小程序
投票小程序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