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介入的5个误区

幼儿开展区域活动,一些老师在观察和介入时经常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误区1:“蜻蜒点水式”的直接干预

孩子们在建构区玩停车的游戏,用积木搭了好几层停车库,小天说:“我第一层停小汽车,第二层停卡车,第三层停飞机……”孩子们玩得正开心,老师却觉得不对:“飞机和汽车怎么会停一起呢?我觉得停车场应该停汽车。”显然,这样的做法干预了幼儿的自主选择,限制了他们的的活动兴趣。

误区2:“贤惠能干式”的游戏介入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常常会有物品散乱的现象,于是,老师就充当了“管理员”。小吃店桌上东西堆得太多,老师三下五除二帮忙收拾得整整齐齐;路过建构区时,看到积木倒了,老师赶紧把积木都竖起来……这无形中影响了幼儿区域活动的正常开展,阻碍了幼儿自主整理行为的养成,导致他们处于游戏中的“被动状态”。

误区3:“视而不见式”的游戏放任

三个孩子一起玩“公交车”的游戏,大家都嚷嚷着要做司机,谁都不肯相让,一旁路过的老师却“视而不见”。最终,孩子们玩“公交车”游戏的想法只能放弃,三个人各玩各的,开起了“私家车”。表面上看,孩子们有了新的游戏情节,但老师却错过了指导幼儿解决合作游戏问题的良好时机。

误区4:“救火队员式”的应急帮忙

老师在游戏中充当救火队员,处理“角色区怎么没人”“超市里拥挤”“理发店抢生意”等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长此以往,老师就无法判断幼儿真实的游戏能力与游戏水平,也无法采用适当的方法来指导幼儿的游戏。

误区5:“心不在焉式”的随意指导

老师在幼儿游戏时四处转悠,任意穿梭于各个区域,没有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不知道该如何引导游戏向纵深发展。这种漫无目的的“游戏指导”,既影响幼儿的自主游戏行为,也容易让幼儿陷入无所适从之中,严重影响了幼儿游戏能力的发展。

那么,教师应当在活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在一次幼儿园游戏专题研讨会报告中,华东师范大学华爱华教授指出,对沉浸在游戏中的幼儿,教师应尽可能减少干预。教师一定要有目的地介入和指导,介入的目的要源于观察和分析。

对此,华教授总结出了一个教师介入游戏的原则:从“我想让幼儿如何游戏”到“我想知道幼儿是如何游戏的”。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判断自己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是否进行了有效介入,即是否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是否支持并推进幼儿游戏的开展,是否帮助幼儿获得新的经验提升发展水平。

幼教资讯每日新鲜送达,敬请添加博爱人微信号491870101

 

游戏里教师的三种角色

角色一:尊重孩子,做静心的观察者

案例1:走廊上拴着一只“小狗”

大一班的走廊里,轩轩脖子上套着一个用塑料玩具连接成的链子,嘴里不停地“汪汪”直叫,像极了一只被拴住的“小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老师带着疑问开始观察,过了一会儿,阳阳过来摸摸轩轩的头,牵着他走了一小圈。轩轩边爬边叫,非常开心。老师问轩轩:“你们在玩什么游戏呢?”轩轩高兴地说:“我是小狗。”那表情分明是得意。“那你为什么要做小狗呢?”“因为人家刚送我一只小狗,那只小狗可爱极了,我特别喜欢它,天天陪它玩。”了解完这个特殊游戏的起因,老师悄然离开,游戏继续进行着……

解析:

在孩子的游戏世界里,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而成人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固有的价值评判。在观察游戏时,他们可能会凭着直觉和经验误读孩子的游戏行为,就可能会喝令那只享受宠爱的“小狗”停止游戏。唯有从尊重幼儿的理念出发,做一个静心的观察者,尊重孩子,看懂孩子的游戏行为,理解幼儿独特的游戏方式,才能保证幼儿游戏的自由、自主、自发。

角色二:相信孩子,做机智的旁观者

案例2:冲动的小宇遇上文静的小茹

大一班的积塑区里,小宇正在建构一个警察局,忙碌了好半天终于完工了,正当小宇心满意足地欣赏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小茹一不小心碰倒了警察局的一角。小宇叫起来:“讨厌!碰坏我的东西了。”老师紧张地在一旁观望,生怕冲动的小宇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但是理智告诉她,等一等,相信孩子自己能处理好的。这时小茹回过头蹲下来,满脸歉意地开始帮忙修复。小宇刚才还怒气冲冲的脸这会儿已经多云转晴了,他也蹲下来一起修复。一场眼看就要掀起的风波,在孩子们很自然的处理中解决了。

解析:

游戏中的磕磕绊绊不可避免,如果我们选择做一个“灭火者”,小茹就可能失去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小宇就会失去一次尝试原谅别人的机会。老师要相信幼儿能自己解决问题,相信他们在每天的游戏中能逐步建立规则意识,相信幼儿会尝试各种交往的方法和技巧,适时做一个“甩手掌柜”。与此同时,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也能得到发展和提高。

 

角色三:走进游戏,做理智的游戏者

案例3:无人问津的“冰淇淋”

小二班的角色区里,小清开了一家商店,然后开始叫卖:“卖冰淇淋了,谁买冰淇淋?”叫了好几遍都没有人搭理,可她还是乐此不疲地叫卖着。老师走过去问:“我要买一个冰淇淋,你的冰淇淋多少钱一个?”“给你。”她把东西放在老师手上,对老师问的问题置若罔闻,可能孩子是对钱没有概念。于是,老师继续问:“这是什么味道的冰淇淋?”“这是草莓味的。”她奶声奶气地回答。老师“啊呜”吃了一口,说:“好吃,好吃!”看到其他孩子不停地往这边观望,老师便赶紧撤出。小清又开始了她的叫卖,老师远远望见悦悦开始和小清互动……

解析: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买卖”这样一个需要合作的游戏,对他们来说是富有一定挑战性的。他们大部分都喜欢玩平行游戏,不太会进行合作游戏,所以就出现了案例中无人问津的“冰淇淋”。这时,老师选择参与进去,和小清进行买卖游戏,吸引其他幼儿的同时,也让他们游戏时可以进行参考。吸引了幼儿们的参与后,老师又及时撤出游戏,将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

各位老师们,看完了以上的案例,相信您一定get到了正确的观察和介入的姿势。当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时,应融合多种形式,发挥互补优势,做到观察和分析在先,介入和指导在后,灵活选用不同方法,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创造性,有效提升幼儿游戏水平,使幼儿获得最佳的游戏体验,实现游戏目的。

来源:幼儿园教学与管理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