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大人为什么会害怕孩子表达真实情绪?

看到一则新闻:浙江有位女孩欲跳桥自杀,所幸被消防救援人员救下,女孩刚脱离危险还未站稳,父亲一个巴掌甩过来。

如果不是围观群众呵止,父亲继续上演武力教育的情势,估计挡不住。

女孩哭诉:“你看,你每次都是这样逼我!”

网友纷纷留言:看得心都碎了。孩子都要死了,还教训?难道父母的面子比孩子的生命还重要吗?搞不懂。

但有相当一部分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自伤寻死,难道不应该打一顿长长记性吗?

很多人由此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不小心掉到河里被邻居救起,或者受了什么伤之后,回家反被父母痛扁一顿的经历。

这很令人费解,可能还会陷入“父母究竟是我爱还是恨我”的内心冲突当中。

站在父母的立场,给一个总体的解释就是:在所有的客体丧失(或即将丧失)中,都包含着愤怒。愤怒之下是对失去客体的巨大恐惧。

父母对即将失去孩子这个客体感到极度恐惧,这是能够理解的;直接行为体现就是打孩子,速度快到近乎本能的反应。

在文章开头的案例中,父亲说:“我好生气啊”,他甩过来的巴掌的意思是:我要打死你想死的心。

还有的父母会恐惧到什么程度呢?

他们使用“逆恐”的防御机制,原理是以“找死、不怕死”的方式来缓解对死亡或失去客体的焦虑。

比如朝孩子吼:“想死你去死啊,谁拉着你了?”、“要死一起死”,这种语言暴力有时甚至比打更能将孩子推向绝望。

当父母在不自知的情况下,以自身的愿望和认知能力将孩子逼到没有退路时,孩子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反抗。

自伤、自杀,是孩子对唤醒父母所抱有的最后希望。

我有个朋友,青春期时曾很多次想自杀,想象死后亲友们都会为他悲伤,父母为此痛苦和后悔。

但后来他决定不死了,因为从父母对待他的态度中,他很相信:如果真死了,父母不但不会悲伤,反倒会嘲笑他。

他这样想:如果死都没办法改变父母,那就保留死的权力,好似手握活下去的一个筹码,只要不兑现,他就可以继续相信,父母是在乎他的;并且他总是“有办法”去面对和惩罚不爱他的父母。

朋友的这段心路描述把我震撼到了。

父母们真的需要知道,他们的孩子为了活下去,在最后的无奈中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和坚持。

也许是想尽快从这种悲伤的气氛里出来,我跟朋友开玩笑:“要不是当年你脑洞这么大,今天我都见不到你了。”

我想说,与自伤、自杀同样扎心的,是孩子在承受中艰难生存下来的历程。父母应该感谢这些孩子长大成人。

有些父母很苦恼,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极端行为;即使想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时,总有一道鸿沟让他们难以在情感上去靠近孩子。

他们喜欢问“怎么办”,而当你让他们把自己假设成孩子去体验的时候,这些父母也是一脸懵,因为自己也不清楚内心的那个孩子究竟想要什么。

这时我们就知道,父母的内在也有一段在情感上封闭的客体关系。

这就导致他们更多使用头脑来和孩子打交道;更多是一些并不合理的约定俗成、社会认可、个人期待等等。

而恰恰是这个部分引发了亲子关系冲突,严重者渐渐把孩子逼上“绝路”。

一方面,父母早年还是孩子的时候,他们可能也是被要求或打骂长大的,出于对原生家庭的认同,就很自然地使用相同的方式;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

另一方面,如果他们放弃原有的模式,从孩子的需求角度出发进行满足的话,可能激活自身并未被好好对待过的创伤,这正是潜意识层面要回避的。

还有种可能是,父母的内心存在剧烈的冲突,常常处在超我即将镇压不住欲望的状态,自我在中间又搞不定,然后就潜移默化转嫁给了孩子;外在表现为,像看待仇敌般遏制孩子的各种需求。

之前发生过的悲剧:14岁的儿子患有抑郁症,行为异常。父亲请来治病的大师称被鬼神附身,于是通过画符咒、请神明、强喂符水等手段祛邪治病。之后儿子身体状况恶化,父亲又画了一碗符水喂下去,不久儿子便死亡。

孩子的异常,象征意义上是父母内在的魑魅魍魉的外化,符水真正要消灭的是父亲心里的欲望和禁忌。

从心理学角度看,各种迷信驱病系列,大概都是这个套路。

同时,对于这位父亲来说,有一个抑郁的孩子这件事情本身,可能让他产生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恐惧。他要消灭的,也是这个“不一样”。

在家庭当中,除去极端状况,还存在一些相对普遍的成员之间的关系氛围,值得我们深思。

比如父母不能接受孩子表达忧郁和悲伤,也不太允许孩子过于得意、开心。

有个女孩告诉我,她去某个同学家里感到好尴尬。

因为在这位同学的家里待着的时候,让她不得不把情感收着,过度活跃就显得刺眼,家人吃饭时不讲话,开心难过都不能谈论,没有情感和家长里短可以交流。

我们能够想象,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随便聊天说说笑笑,这对有些人来说可能显得过于亲密,会激起内在融合的焦虑。

同样,如果孩子向父母诉说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很难过之类的事情,父母就很不耐烦,指责孩子太怂,不允许哭等等。

父母如果要去和孩子一起去处理这些问题,就意味着需要和孩子的情感很靠近,他们很害怕这样去做。

就像歌词里写的那样:因为爱着你的爱,梦着你的梦,悲伤着你的悲伤。

家里的气氛过于凝重,空间里就弥散着恐惧被湮灭的融合焦虑。

也可以反过来从分离焦虑去理解,如果孩子想怎样就怎样,人格健康自主,父母就将面临被抛弃的危险。

有人问:为什么会害怕融合?大家开心在一起享受有爱的关系不好吗?

当然好。但也要知道,与渴望融合一样,渴望分离也是我们在关系中的本质需要。也就是说,每个人在内心的最深处都是冲突的。

冲突不需要被消灭,而是被整合;直到变成一种具有节律的美感,摆荡在人格与生活中间。

在家里不苟言笑的父母,可以假设是在人格发展的初期吃过亏、受过伤。

大概在6-12个月的阶段,婴儿的个体意识大踏步走向分化,逐渐意识到自我和养育的客体,是分开的两个人,并不断练习与客体分化。

只是TA也很清楚地知道,虽然我是我,但还是要借助你的能力。

比如经常在电梯里看到刚会走路的孩子,想要抢着按按钮,如果够不着,会示意大人把自己抱起来去够。这时电梯里出现一条大狗,孩子立刻扑到父母身上,紧紧依赖着不放。

我需要的时候你帮我,我害怕的时候有你在——这样的过程重复多了,孩子长大后就会在关系中收放自如,活得不拧巴。

既不用担心太近被湮灭,也不害怕太远引起自体瓦解。

糟糕的是,电梯按钮总是掌握在父母手里,或者太早训练孩子的独立性,不允许退回母亲的怀抱,都是加剧冲突的养育方式,并以不同的演绎内容将这些矛盾持续终生。

在精神分析的视角下,每个人都是可以被理解的,包括那些被社会道德和法律审判的人。

看过了人间疾苦和满目疮痍,只是那句“人啊,你到底是有病还是有罪”常常响彻耳畔。

上学时老师经常告诉我们,不要死背书,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背。

回到父母和孩子的关系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心理的理解基础之上,才能看清潜意识如何运作而带来的关系痛苦。

在家族延续下来的历史中,每个人都是被动接受者。面对创伤,总是需要有一代人要去改变。

身为父母,认识自己,不苛责、不转移给孩子,常常善待彼此,就是不错的人生。

 

来源:新东方家庭教育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