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周末的下午,妈妈忙了一整天的家务之后,终于能坐在舒服的沙发上喝口水,看她一直想看的书了。这时,孩子们吵吵闹闹地走过来。 “妈妈,爸爸本来答应带我们去公园玩的,可是他现在说太忙,妈妈,你带我们去吧。” 妈妈虽然很不想动,可看到孩子们期待的眼神,这样的要求也不过分。 于是就答应了。 可是心里却很恼火,在路上就很暴躁: “还不快点!” “我不想玩,只想坐一会。” 而孩子们却一定要拉着她去一起玩。 这时她被彻底激怒了,“滚一边去,让我安静一会,30分钟后回家。下次不要叫我来了。”
一种是利己主义过于强烈而无法放弃,所以无法融入那种对孩子的专注之中,就是融入不了。 还有一种极端是母亲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全神贯注,孩子成了她病理性全神贯注的对象,甚至将她的自体借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