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6岁儿子断臂,用脚考进剑桥:顶级的教育,从来和起跑线无关

现代的家长们,总会陷入这样的焦虑时刻:

 

深夜12点,

看着朋友圈里3岁就读英语原版书的娃,

你陷入焦虑:

「我的孩子现在不学,上了小学肯定跟不上,然后被同学瞧不起,老师更不会喜欢了。」

 

你辗转数个补习班,

疲惫不堪,

把周末时间全部贡献给孩子:

「如果再考不近前十,孩子就进不了重点高中,上不了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这辈子就完了!」

 

从出生那刻起,家长们马不停蹄地开始了与时间的竞赛。

 

他们仿佛套上了“紧箍咒”。一个不小心,就会陷入头疼焦虑之中。

他们步步为营,生怕一步晚,步步晚,一步错,步步错。

 

英国有个著名的逻辑谬误,叫做“滑坡理论”,说得正是这种现象。

 

如果你看到一辆车,从山顶往下滑了10米,你就推论它肯定会继续下滑,直至谷底。

 

但期间,其实有各种可能性会让车停下。

 

比如司机踩住了刹车,或者遇到巨石挡住了下滑的车辆。

 

“滑坡理论”把“可能性”误认为“必然性”,并且武断地使用一连串的因果关系进行推演。

 

如果发生A,就会发生B,从而导致C,所以从源头我们就不该允许A的发生。

 

自然地,如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就成为了当代父母们的头等课题。

 

 1 

起跑线教育

是父母最心急的投资

 

说一个发生在身边的故事。

 

刚生完孩子的同事,频频接到早教机构的电话。

 

她厌烦地表示宝宝只有10个月,没有相关需求。

 

没想到对方义正言辞地反问道:“我们机构3个多月的宝宝都有很多了,您家宝宝10个月了,难道您还没有早教意识吗?”

 

这下,同事被问得哑口无言。

 

教育要趁早,学习要抢跑。

 

起跑线教育,成为了一个家庭最心急的投资。

 

有位叫Irene的二胎妈妈甚至还打出了“赢在子宫里,赢在造人前”的口号。

 

曾获得雨果奖的小说《北京折叠》中,作者郝景芳把北京分为三个空间。里面分别居住着“底层打工人”,“中层白领”,和“上层管理者”。

 

主人公老刀是第三空间的底层垃圾工,他本想苟活完一生。但自从领养了童童后,老刀拼了命地挣钱,就想送孩子去更好的空间。

 

而现实中,家长们同样为了孩子未来的“阶级晋升”,费尽心血。

 

新闻中曾报道过这样一位“抢跑妈妈”。

她的孩子年仅5岁,却已上过17个补习班,花费12万元。

每天放学后,英语、思维、游泳、篮球课轮番上阵。

 

周末还要继续学习绘画、书法、马术等,钢琴和演讲课也得穿插着安排。

 

家长跟着连轴转,孩子更是累得团团转。

 

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

 

耐得住性子,才能守得住花开。

拔苗助长,逞一时之快,反而难成大事。

 

 

 2 

跑得快一时

却跑不远一生

 

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

 

唐代神童张童子,9岁便一举夺魁,中了科举而名震四方。皇帝亲自授予他卫兵曹参军之职,11岁便入朝为官。

 

相比之下,与他同科中进士的韩愈,时年已经25岁了。

 

有句俗话说: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人在什么时间,学习什么学科,是有规律可循的。

 

过早地超越同龄者,长大未必功成名就。

 

韩愈深谙其道,因此写下《赠张童子序》,谆谆劝告他要静心学习,切勿操之过急。

 

可惜,张童子并未听取韩愈的建议。

 

不仅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姓名,其后的事迹更是杳无音讯。

 

反观韩愈,却成了“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尊崇为“千古文章四大家”。

 

梁静茹在一首歌中唱道:有些事其实急不来,让挫败沉淀下来,人生是延长比赛。

 

的确,人这一生不是拼谁跑得快,而是拼谁跑得久。

 

曾经看过一个“尖毛草定律”。

 

非洲草原上的尖毛草被称为“草地之王”。可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毫不生长,只有一寸高。但当雨季来临时,尖毛草能在短短几天内,疯狂窜出两米多高。

 

在那些毫不起眼的日子里,它一直不动声色地为自己积蓄力量。它默默扎根土壤28米,坚信每天的慢成长,终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高光。

 

意大利知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

每个孩子都有一套程序,他在某个年龄段该领悟什么样的问题,其实是固定的。

 

有时候想要站得高,反而跌得重;

想要跑得快,反而走不远。

 

抢跑赢得了一时,却可能输了一世。

 

很多时候,慢慢来,才比较快。

 

 3 

真正优秀的人

都是长跑主义者

 

莫言曾说:人生是一场旅行,不要急于求成;好心态,耐得住,才能笑到最后!

 

真正内心强大的人,都经得起风雨考验,耐得住人间寂寞。

 

杨孟衡,一个彻底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6岁那年,他意外失去双臂,从此开始了与命运的较量。

 

他颤颤巍巍地尝试用脚写字,却因跟不上进度而从学校退学。

 

10岁的他投身于田径长跑,却因国际规则的改变而被迫中止。

 

14岁的他又进入省残疾人游泳队,可最终因受伤,又与冠军失之交臂。

 

命运一次次无情地向他袭来,可他却从未选择放弃。

 

在家人的鼓励下,杨孟衡开始发奋读书,没日没夜地努力着。

 

所谓厚积而薄发,坚持终有成。

 

19岁那年,他终于扬眉吐气地成为了县“文科状元”。

 

10年后,他再次逆风翻盘,以硕士的身份从剑桥大学毕业,回国致力于教育创业。

 

他用了整整30年,不紧不慢地耐心超越,跑赢了许多健全的同龄人,跑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郭沫若常说:“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

 

急于求成的人,往往半途而废。

敢于坚持的人,才能熬过动荡。

 

屠呦呦在89岁时,站上世界之巅,成为首位荣获诺贝尔医学奖的中国人。

 

可在荣耀加身前,她只是个默默无闻的“三无科学家”。

 

没有博士学位,

没有留洋背景,

更没有院士头衔。

 

屠呦呦唯一拥有的,只有50年如一日的坚持。

 

她坚持整理中医药典籍,汇集640余种治疗疟疾的中药方子。

 

历经数百次失败,最终才得以发现青蒿素,让全世界看到了一棵小草的生命力。

 

屠呦呦常说:“没有行不行,只有肯不肯坚持。

 

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

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

 

人生海海,起落沉浮。

 

真正优秀的人,不过是比常人更懂坚持罢了。

 

 

 4 

 

曾经有人问:什么是教育?

 

其实,教育就像养花一样,是慢的艺术。

 

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

 

在这场漫长的旅途中,养花人既是播种者,更是陪跑者。

 

陪着孩子成长,培养他的思维和格局,引领他找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父母为孩子规划的,顶多是条跑道。

孩子自己规划的,才是未来。

 

来源:儿童心理课堂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