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有一位妈妈在群里说:“最近儿子放暑假了,感觉越来越看不惯他。特别是上了中学后更加让我们失望,只要一说就气呼呼地顶嘴,还甩门发脾气。记得他小时候不是这样的,非常听话,爱学习,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呢?”
“感觉这些年,我总是因为看不惯孩子而发脾气,凶他,用过激的话骂他,我知道这不对,可还是管不住,这样恶性循环好几年,我觉得我很讨厌自己,也很讨厌孩子。”
所以,很多妈妈说,养孩子,有时会感到幸福,但有时却觉得很心累。
周末傍晚,在楼下乘凉时,看到好几个小孩在那分食一袋枣子。
小男孩看到小伙伴都在吃,跑过去就是一通抢,妈妈要他停下。
妈妈说这样丢果核不好,孩子说这枣核掉土里还能长枣树,也不是垃圾。
因为孩子开始“不听话”,开始“顶嘴”,有了很多的“叛逆”行为。
你有没有觉得,孩子小的时候,犯点错误没关系,玩具没整理,顺手帮孩子捡了,或者会耐心地叫孩子过来,一起整理好,整个画面是其乐融融的,觉得自己培养了孩子的好习惯,而且我还这么有耐心。
可孩子大一些,犯了点错误,把屋子弄乱了,你可不会那么耐心地叫孩子整理,常常是凶巴巴地把他叫过来,然后指责一通,再要求他赶紧整理。整个画面是紧张兮兮的,孩子气呼呼地整理,而你更加生气,然后在一旁继续唠叨着。
好像急吼吼地在后面赶着一头犟驴前行,没有耐心在前面用食物诱导它,更没有心情看着它在树荫下翻滚着撒娇,或者在宽阔的草地上迈着步子撒欢。
如果孩子的同学或者朋友做的更好,那就很容易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这时会加剧这种焦虑,对孩子更加“看不惯”。
孩子毕竟不是一棵盆栽植物,可以随意修剪,养成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
同时接纳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要用过高的“期待”来要求孩子。
到了10多岁,都开始有了自己的一些判定,形成基本的价值观。
他们会从书本里、从学校里、或者从伙伴、亲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有些可能他觉得有意思的,但可能不是父母认同的。
那就要去跟孩子好好沟通,而不是直接开骂,拿起父母的权威去禁止。
养孩子,肯定要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也要有正确的三观。
但很多问题不大时,可以试着先去接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耐心观察孩子的变化就好。
有些东西孩子不喜欢没关系,不一定父母喜欢孩子就必须喜欢,。
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判断,跟父母之间的冲突会不断增加。
前几天收到一条留言,说孩子想养宠物,但是不方便,解释了很久都讲不通。
比如孩子现在想养狗,但有时是一时兴起,不知道养狗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
当然,也可以跟孩子说,等他大一点,能独立照顾好宠物的时候再养。
跟孩子之间,能耐心地商量,倾听孩子意见的父母,都是非常了不起的。
要知道,很多时候着急上火,有不少的父母会用语言暴力来责备和否认孩子。
你总看不惯孩子,总是打击他,也许孩子早就“看不惯”你的这些行为了,只是隐忍未发。
真的希望,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能温柔以待,耐心满满,笑容满面,到了他们大了的时候,还能温和以对,知无不言,轻松相处呀!
来源:养育男孩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