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脚丫,走天下——幼儿园“中国旅游日”活动
5月19日是“中国旅游日”,为引导幼儿感知祖国地域风貌、厚植家国情怀,幼儿园可以开展“小脚丫,览中国”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多领域、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幼儿心田播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种子,培育既有文化自信又具探索精神的新时代中国娃。
PART.01
语言活动:
小脚丫,走天下
活动目标
1. 体会儿歌中热爱祖国美好河山的情感。
2. 学习儿歌,了解儿歌四段式的结构。
3. 尝试根据儿歌的结构仿编儿歌。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续编儿歌的经验
2. 物质材料准备:
配套资源:课件。
自备材料:祖国旅游胜地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 请幼儿欣赏中国名胜古迹的图片,教师提问:这些是我们中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小朋友们去过哪些地方呢?
2. 请幼儿自由交流,说一说自己去过哪些地方旅游,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 教师小结:中国地大物博,风景秀丽,有很多旅游胜地。有一位小朋友走遍中国的天南地北,并且将自己看到的景色编成了一首儿歌,我们来听一听他去过了哪些地方。
二、学习儿歌,理解儿歌的内容与结构
1. 欣赏儿歌,初步感受儿歌。
(1)请幼儿看图片,教师有节奏地朗读儿歌,幼儿观察图画,仔细倾听。
(2)教师提问:儿歌中的小朋友去了哪些地方,看到了什么?(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图画)
2. 学习儿歌,理解内容与结构。
(1)教师带领幼儿欣赏儿歌画面中的三种场景(大海、雪山、草原),请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发挥想象,自由表达,理解儿歌内容。
(2)教师再次朗读儿歌,然后提问:儿歌一共有几段?前三段分别描述了什么场景?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3)师幼共同小结:这首儿歌一共有四段,每一段的第一句都是“小脚丫,走天下”;前三段描写了不同的景点,每一段的第二句描写的是去了哪里,第三句描写的是所在景点的特色;儿歌最后一段是总结,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3. 多种形式朗诵儿歌。
(1)自由朗诵:教师鼓励幼儿自由朗诵。
(2)分组接龙朗诵:将幼儿分成三组,第一组念第一句,后面两组接龙念第二句、第三句。
(3)表演朗诵:请幼儿根据儿歌内容创编动作,在大家面前表演儿歌。
4.评价及鼓励。
对于不同形式的儿歌表演活动,先请幼儿相互进行评价,教师再进行评价及鼓励。
三、迁移经验,仿编儿歌
1. 教师:除了儿歌中提到的美景,我们还可以尝试把自己喜欢的其他美景也编进儿歌里,让小脚丫真的走遍天下哦!
2. 教师示范仿编儿歌,请幼儿欣赏,巩固对儿歌内容和结构的认识。如:小脚丫,走天下,走到沙漠骑骆驼,风儿吹,沙儿飞。小脚丫,走天下,走到三亚去度假,椰树多,瓜儿大。
3. 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儿歌仿编。
4. 请幼儿表演自己仿编的儿歌内容,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活动延伸
1. 领域融合:开展社会活动,举办“小脚丫,去旅行”的展览,请幼儿提供自己旅行的图片,并大胆讲述自己的旅游见闻;开展健康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丫,学习爱护小脚丫。
2. 区域融合:在语言区投放风景图卡,供幼儿继续尝试仿编儿歌,或者根据图卡创编小故事。
3. 家园融合:请家长准备中国地图,和幼儿一起在去过的地方画上小脚丫的图标做记录,看看小脚丫走过了哪些地方。
活动资源
儿歌:小脚丫,走天下
小脚丫,走天下,
走到海边捉鱼虾,
鱼儿多,虾儿大。
小脚丫,走天下,
走到雪山迎晚霞,
冰雪寒,我不怕。
小脚丫,走天下,
走到草原骑骏马,
数牛羊,喝奶茶。
小脚丫,走天下,
祖国江山美如画,
我爱我的大中华。
PART.02
社会活动:
四通八达的交通
活动过程
1. 感受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 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
3. 能说出常见交通工具的基本特点和优势,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对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一些交通规则。
2. 物质材料准备:
配套资源:课件。
自备材料:幼儿从家中带来的交通工具的玩具。
活动过程
一、交通工具大集合
1. 请幼儿和同伴一起玩一玩带来的玩具,并互相介绍自己玩具的名称和用途。
2. 引导幼儿分享和交流玩玩具的感受。
教师:你玩的玩具是谁的,他的玩具和你的玩具有什么不同?
二、交通工具大比拼
1. 将幼儿进行分组,分别命名为飞机组、轮船组、公交车组、地铁组、动车组、自行车组等。
2. 引导每组幼儿讨论自己小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
3. 夸夸自己组的交通工具。请每组推选一位发言人,向大家介绍自己组的交通工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补充。
4. 结合图片的内容,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梳理、小结。
(1)自行车:在地面行驶,速度不快,但是不会产生尾气,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很环保;骑自行车能锻炼身体。
(2)公交车:在地面行驶,比自行车的速度快多了,一次能载很多人。
(3)地铁:在全封闭的线路上行驶,比公交车更快,不会出现堵车的状况,非常准时。
(4)动车:比地铁更快,行驶很平稳,能够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5)飞机:在天空行驶,速度最快,不仅可以飞到国内的各个城市,还可以飞到国外。
(6)轮船:在水中行驶,人们可以乘坐游轮,观赏水面和岸边的风景。
5. 教师小结:交通工具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古代,人们只能依靠双脚走路或者依靠动物来载人、运货;现在,我们有多种多样的交通工具,有在陆地上跑的自行车、汽车、火车等各种车,有在空中飞的各类飞机、热气球,有在水中游的各类船只。不同的交通工具有不同的本领,选择什么工具,要看有什么样的出行需求。
三、交通设施说一说
1.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了解的交通设施。教师:你今天上幼儿园乘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它在哪里行驶呢?马路上还有什么?
2. 教师引导幼儿辨认图上的各种交通设施,说出它们的名称和作用。
3. 教师小结:图中有许多交通设施,有用于各种交通工具行驶的公路、铁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也有用于保障车子和行人安全的交通安全设施,如红绿灯等交通标志、斑马线等交通标线、护栏及防撞桶等防撞设施;还有利于盲人出行的盲道等无障碍设施。
四、交通规则我知道
1.教师提问:我们在外出或乘车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要遵守哪些交通规则?
2.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交通规则,教师可以适时做补充,强调要遵守交通规则。
3.师幼共同小结:不独自一人在道路上行走;过马路时要牵好大人的手,按红绿灯的指示行走;没有红绿灯的地方,要主动避让机动车辆,不与车抢道;自觉走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
活动延伸
1. 领域融合:开展健康游戏“好玩的车”,带领幼儿探索各种车的玩法,并按照一定的道路标志控制小车直行、绕行和拐弯等。
2. 区域融合:将交通工具的图片投放到建构区,鼓励幼儿搭建交通设施:在角色区投放红绿灯等交通设施材料,鼓励幼儿开展“小司机”游戏,或者扮演车站里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和乘客。
3. 家园融合:请家长带幼儿阅读与交通工具相关的书籍,了解更多的交通工具及它们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体验各种交通工具,了解相应的交通规则。
PART.03
手工活动:
三潭印月
小朋友们都去过哪些地方?一起说一说吧。关于西湖的传说大家听过吗?在我国的杭州市,美丽的西湖有个著名的景点——三潭印月,蕴藏着古人水利工程的智慧,让我们一起动手“复原”这个美景吧!还可以发挥创意在游戏卡上用彩笔、彩泥或黏土等材料,制作出“创意西湖”,看一看谁的作品最具有创意呢?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联系电话:4007885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