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大家都在搜:
登录
作为家长,你被焦虑“裹挟”了吗

 

 

 

焦虑源1儿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迥然不同

最近,老师和我交流,乐乐在集体中不合群,有时候对老师的指令也表现出不服从的姿态。听后,我有些焦虑。我平时比较重视亲子陪伴,所以晚上都会抽时间和乐乐相处,比如饭后散步、运动,睡前讲故事,等等。我心里的乐乐是个爱沟通的孩子,他总是很清晰地和我表达自己的感受,但是在老师的眼里,他似乎成了另一个模样,问题很大。

周末的下午,我与乐乐沟通了一番。他表示,他不是故意要做什么不合群的事,只是有些事他不喜欢。沟通并不能让我放松下来,我的脑子里依然充满了各种问号:孩子这样真的有问题吗?是我和老师的沟通不足导致老师对孩子的认知产生偏差吗?是我平时在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方面做得不够吗?还是这个环境本身不适合孩子?

◆ 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当老师反馈里的孩子与自己眼中的“乖孩子”截然相反时,确实容易令家长费心和焦虑。在焦虑情绪的驱使下,大部分家长会自动产生对自己和孩子大量的不合理念头,从而无法进行理性思考。这时,家长可以先给自己一定的时间放松,等心情平复之后,尝试换个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从个性发展来说,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家长也不用过于要求孩子整齐划一地完成各项事务。

◆ 建议

理解孩子的个性发展。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发展水平不同,所以家长不要将问题放大。只有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因材施教,才能让他们在“最近发展区”,也就是他自己现有的水平上不断进步。

和老师保持联系,主动沟通,达到教育步调的一致性。家长应主动向老师介绍孩子的生活习惯、个性特点以及各方面的进步和变化,也要向老师主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加强彼此的沟通与互动。

焦虑源2当负面情绪叠加时,我对儿子爆发了

我是一名幼儿园老师,每天有很多事需要处理和解决,需要更好地管理情绪。有一次,我没有调整好情绪,带着一份“坏心情”回到家里。面对可口的饭菜,儿子这个也不要,那个也不吃。我压着情绪,提醒道:“不吃蔬菜没营养,要多吃才能长高长大呢!”儿子听了之后,挑了一棵最小的菜,勉强吃了一口,然后继续吃白饭。于是,我又夹了一些肉给儿子。他一推碗筷,说道:“我不吃,我咬不动肉,会塞牙缝的!”我说:“没事,那小口小口吃好了,要是夹住了可以用牙线弄出来。”儿子还是不肯,一个劲地推碗筷。本来就心情不好的我,瞬间火冒三丈,一把推开他的椅子,把他拉到地上。“你不吃,就不要吃啦!”一边说一边打了他屁股。孩子被我的样子吓到了,哭着喊:“妈妈,你不要这样。我吃的,我吃的!”我的情绪蹿上去,似乎下不来了,还是继续对他发脾气。儿子越哭越伤心。

事后,我觉得很后悔,儿子的吃饭习惯本来就不太好,换作平日,我都是更有耐心地引导,而这次我却是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这种情况在我的生活中反复出现,令我感到焦虑。

◆ 分析

职场妈妈们要兼顾工作和家庭,是非常不容易的。在承担工作的同时,还承受着育儿责任和压力,需要处理各类情绪问题。当两种负面情绪相“叠加”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自动化的反应,如,控制或拒绝孩子,对孩子的行为反应过度,给孩子的行为表现“贴标签”等。此时,我们要注意,情绪不应被“控制”,而是要“调节”。

◆ 建议

家长需调节好自己的负面情绪。只有觉察到自身的负面情绪,才有可能去思考自己对孩子行为作了自动化的归因和期望,才可能有意识地选择正确的教养行为。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负面情绪时,回家之前,可以先在车里或者门外独处一会,适当调节。或者,到家后先去照一下镜子,看看自己的面部表情,等调整后再去面对孩子。

家长需要不评判地接纳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当觉察到孩子有负面情绪时,不必惊慌。首先,接纳孩子当下的情绪;其次,使用数数法使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具体做法:缓缓深呼吸,在心中默数10个数:1、2、3……同时心中做加法运算,转移注意力;最后,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还是控制不住的时候,让其他家人介入,或把孩子交给家人,自己冷静一段时间。

焦虑源3女儿的磨蹭令我一次次地陷入焦虑

7:00 我凑过去亲亲橙橙的额头,喊她起床。

7:30 我准备好早餐,可橙橙仍然在赖床。

7:45 我拉着橙橙去洗漱,她慢吞吞地开始刷牙。

8:00 橙橙只喝了一点牛奶,其他都没吃。

8:20 橙橙磨磨蹭蹭地穿好鞋子,我赶紧拉着她出门。

在我预期的时间表里,橙橙最好在 8:00 出门,且已经吃好早饭,但是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常常是匆匆出门,有时甚至会迟到。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比如前一晚就达成契约,但是一到早上,她什么都忘了;又比如,我会挠挠她的小脚丫,希望她咯咯笑着醒来,但是她嚷着,妈妈不要,不要弄我,紧接着又甜甜地睡去。哪怕有些方法奏效了,也仅仅是几天就失效了。我发现,孩子就是打破家长内心秩序感的“小怪物”。

◆ 分析

当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的时候,大部分家长急躁情绪的按钮都会被打开。家长希望发出指令之后,孩子可以迅速回应。但由于各方面能力的限制,孩子们经常做不到。静下来思考一下,家长的焦虑情绪会对孩子造成一定的压力,并不能帮助解决问题,还可能出现负面影响。

◆ 建议

与孩子坦诚沟通。家长告诉孩子,拖延可能会造成的后果以及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而激发孩子改变的欲望。

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知。家长要理解,孩子的拖延往往不是刻意的,而是尚未建立时间意识。家长可以帮助孩子认识时间,让孩子参与制作日常惯例表,让他们按照自己制定的习惯行事,而不是由家长告诉他们该做什么。但家长对孩子要有耐心,孩子良好的日常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应循序渐进。在这一过程中,当孩子有进步时,要及时称赞和鼓励孩子。

提前做准备。既然早上的时间比较匆忙,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将一部分事情挪到前一晚,比如,搭配衣服、整理书包、准备早餐配料,等等,让第二天早上变得从容一些。

 

 

声明:发表此篇文章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综合来源于网络。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info@chinayoujiao.com

评论
(0)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客服热线:
网站备案:
主办单位: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华教网络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唯一官网:
https://www.chinayoujiao.com
网站备案:
客服热线: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客服微信号
客服微信号
三优壹品
三优壹品